【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 , 在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分布 , 我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 , 近年来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亦有日趋严重之势 , 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 , 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 , 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 下面就来看一看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吧!
【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危害症状
小麦白粉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 , 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 , 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 初发病时 , 叶面出现1~2毫米的白色霉点 , 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 , 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 , 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 , 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 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 , 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 , 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
【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发病条件
冬麦区春季发病菌源主要来自当地 , 春麦区 , 除来自当地菌源外 , 还来自邻近发病早的地区 。 发生适温15~20℃ , 低于10℃发病缓慢 , 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 , 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 , 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 , 病害反而减缓 , 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 。 施氮过多 , 造成植株贪青 , 发病重 。 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 , 此外密度大发病重 。
【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 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 如北京冬小麦现在以京411为主栽品种 , 高肥麦田搭配种植京冬8号、京冬6号、中麦9号 , 中肥及水浇条件差的种植京437、京核1号、轮抗6号等抗旱、耐瘠的品种 , 稻茬麦及晚播麦田可选用京411、京冬8号、京双18等 。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 ,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 适当增施磷钾肥 , 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 。 南方麦区雨后及时排水 , 防止湿气滞留 。 北方麦区适时浇水 , 使寄主增强抗病力 。
3、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 , 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 。 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 , 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25克拌667m2麦种防治白粉病 , 兼治黑穗病、条锈病等 。
4、在小麦抗病品种少或病菌小种变异大抗性丧失快的地区 , 当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达到1或病叶率达10%以上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 , 也可根据田间情况采用杀虫杀菌剂混配做到关键期一次用药 , 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等主要病虫害 。
5、小麦生长中后期 , 条锈病、白粉病、穗蚜混发时 , 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g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g加磷酸二氢钾150克 。 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粘虫混发区或田块 , 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克加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加磷酸二氢钾150克 。 赤霉病、白粉病、穗蚜混发区 , 亩用多菌灵有效成分40克加粉锈宁有效成分7克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克加磷酸二氢钾150克 。
【【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