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药膳养生法 根据体质辨证施膳

药膳养生是很多人喜欢的一个养生方法,就可以补充营养,同时还能保健养生,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真可谓一举两得,但是药膳养生的食用也是有很多的讲究的,不同体质的人要选择不同的药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服用药膳必知的常识 。
根据体质来辨证施膳
祖国医学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讲究辨证论治,其实进补药膳也要根据自身体质做到辨证施膳 。中药药性有寒、凉、温、热之分,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或病情来科学选用 。一般来讲,温性、热性的食疗中药,如大葱、生姜、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适于偏阴质的人或寒证、阴证患者,主要表现为畏寒、乏力、易出汗、记忆力差、腰酸膝软、胃寒、便溏、性功能较差等 。凉性、寒性的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马齿苋、荸荠、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偏阳质的人或热证、阳证的患者,表现为怕热、易兴奋、多汗易口渴、咽干舌燥、便秘、尿赤等 。
优选药材 科学烹制
选购药材一定要新鲜优质,凡是变质、发霉的均不能食用 。药膳所用的中药材和食物首先要净选,使之清洁干净,无杂质异物,无尘土,无霉变腐烂,还要注意其色、味纯正,外形美观,质量优良 。为保证药膳疗效,还应对药材与食物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 。有的需切片、切丝、切丁或是切段,有的需粉碎为细末,有的则需按中药炮制的要求进行炮制加工,以减其毒性或副作用 。优良的药膳必须讲究烹调技术 。一般食用中药以及无不适气味的中药,可与食物一起烹制,若药物较多或有明显不适气味,可用纱布将药物包好,再与食物一起烹制,药性即进入食物或汤里,服食时要将药渣去除 。也可先将中药煎煮,滤取药汁、去渣,再在食物烹调过程中加入药汁,减少营养和有效成分的破坏 。
【中医谈药膳养生法 根据体质辨证施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