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用鸡精真的比吃味精好?


吃食用鸡精真的比吃味精好?

文章插图
吃食用鸡精真的比吃味精好?
鸡精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如果仅从商业营销的角度来说,鸡精打败味精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其实,鸡精不过是变相的味精,很多被坑消费者的消费者可谓是“躺着也能中枪”啊!
【吃食用鸡精真的比吃味精好?】 鸡精出现的时候,商家一方面宣传“味精有害”,另一方面鼓吹鸡精的“天然” 。仅仅从名字上,“鸡精”就比“味精”占了优势 。所以直到今天,相信“工业合成的味精有各种危害”而“天然的鸡精有营养”的还大有人在 。
实际上味精不是工业合成的 。最初的味精是在海带汤中发现的,后来通过粮食发酵来生产 。它跟酱油、葡萄酒、米酒等等传统食物的生产方式没有本质区别 。它的化学结构是谷氨酸钠,而各种蛋白质中一般都含有谷氨酸,被水解释放出来就会形成谷氨酸钠,典型的例子就是酱油、豆豉、奶酪等等 。而有一些食物中,天然就含有一些游离的谷氨酸盐,它们也就具有天然的“鲜味”,典型的有海带、土豆、豌豆等等 。实际上,像海带和奶酪这样的食物中天然含有的味精量比很多时候人们在其他菜里放的还要多 。
“味精有害”的说法一直存在,也确实有不少人相信“吃多了味精会怎样怎样”,最离奇的一个说法还在1968年登上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医学杂志 。这些传说的危害几乎都被仔细研究过,但是都无法重现———这在科学研究中的意思就是,传说的危害不可靠 。而另一方面,学术研究中也有“大量味精对老鼠产生危害”的实验结果,不过那里的“大量”一般都是纯吃味精或者食物中的味精含量高到百分之一二十 。这跟我们通常所说的“菜里味精放得太多”不可同日而语 。
基于这些科研结论,现在学术界和各国主管部门认为食物中的味精是无害健康的 。即使是在食品安全方面非常保守的欧盟,也把味精列为最安全的一类 。
除了味精能产生“鲜味”,科学家们发现有一些核苷酸不但自己产生鲜味,和味精一起用的时候还能让鲜味增加很多倍,它们被称为“呈味核苷酸”,最早是从香菇和鱼干中分离得到的 。鸡精的关键成分是“味精”和“呈味核苷酸”,跟鸡没有什么关系 。至于其他的成分,则是点缀 。早期的鸡精会加入一些鸡肉粉,从而可以心安理得地自称“鸡精” 。其实鸡肉粉对鸡精的味道贡献很小,到后来加入的比例越来越少,就更是“挂鸡头,卖味精”了 。
总的来说,味精和鸡精实际上是同一类东西,只是鸡精的味道要丰富一些罢了 。如果喜欢它们的味道,用不着担心“有害健康”;如果不喜欢,也用不着勉强自己 。它们不会提供任何营养———尽管鸡精的名字暗示着“鸡的精华” 。
揭秘吃味精的坏处
1、情绪焦躁
味精吃多了还会使人出现情绪焦躁、心慌意乱 。味精中含有的谷氨酸钠在进入肠道后就会被分解出谷氨酸而被人体直接吸收,谷氨酸能够在人体内起到改善和保持大脑机能的作用 。吃过多的味精,人体中谷氨酸的含量过多就会使人出现焦躁、心慌意乱的症状 。
2、引起头痛
味精吃多了人很容易引起头痛的情况,这是因为谷氨酸会在脑组织中经过酶的转化形成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一旦这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就会出现头痛、眩晕、嗜睡等不适 。
3、味精中毒
味精吃多了之后很容易引起味精中毒 。所谓的味精中毒是指在进食含有大量味精的食物2小时左右出现的头痛、面红、多汗、胃部灼烧感、胸痛等症状 。如果是出现了味精中毒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他哦你哥哥吃维生素B6来帮助缓解,一天约50毫克 。
4、影响营养吸收
味精吃多了会影响到人体对于多种营养的吸收 。特别是正在长身体的少年儿童,味精吃多了很容易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发育 。味精中含有谷氨酸钠,吃太多味精会使体内谷氨酸浓度增高而限制人体对于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其中的钙、锌等元素对人体的身体、智力发育都有重要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