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纪念屈原,那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呢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那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呢】“重阳节”最早始于三国时代;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文字就有记载赏菊、饮酒习俗等,文人墨客常以此舞文弄墨吟诗作赋;到了唐代被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达到鼎盛 。
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那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呢

文章插图
此诗即为重阳节所做,描述了王维离家千里,即使身在繁华帝都,在佳节重阳,仍百般思念华山以东的家乡,思念家里亲人,遥想家中兄弟,登高望远祈福,插遍茱萸辟邪,(茱萸又名越椒,一种带有香气的植物,据说戴之可避灾祸),遗憾的是,独独缺他一人 。
可见,在唐朝时,重阳节是重要节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成为千百年来离家游子思乡忆亲的典范之句,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异曲同工之妙 。
重阳节正处秋季,菊花盛放之时,菊花的花语是长寿,从古至今就被当做凌寒不屈的象征,有诗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所以重阳节又叫菊花节,人们赏菊和菊花酒,品菊花茶,吃菊花糕,以彰显高洁风范 。唐朝孟浩然便写过,"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那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呢

文章插图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就是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又称为“重九” 。古代民间百姓就在这天拜神祭祖,饮宴祈寿,寓意长长久久 。传承到现在,又添加了尊老敬老等内涵,又称"敬老节",感恩敬老世代相传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已经是当代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席宴敬老成为传承传统孝悌伦理的重要形式 。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那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呢

文章插图
在国人心中,重阳节是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重要的传统节日,此后也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