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的三大误区 喝茶不能解酒

自古以来,中国人爱喝茶,不管是自家过日子,还是迎接宾客,都有饮茶的习惯,因此,茶便成了中国的一种文化 。茶富含多种对*有益的营养物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知道饮茶的三大误区 。下面网中医频道就为大家讲解饮茶的三大误区 。
饮茶的三大误区
【饮茶的三大误区 喝茶不能解酒】误区一:喝浓茶能醒酒
其实浓茶利尿,酒精代谢不了伤肾
有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有解酒的作用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因饮酒后,酒中乙醇经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然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排出体外 。而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 。
误区二:喝茶就要喝新茶
其实新茶伤胃,最好摆放一段时间再喝
生活中,有一些人喜欢尝鲜,认为茶叶也是新的好,这种茶形、色、味上乘,品饮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 。但是新茶存放时间太短,还没有被充分氧化,多酚类、醇类、醛类含量较多,对胃肠刺激较大,如果大量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 。同时新茶中还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过量饮新茶会使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可产生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茶醉”现象 。因此,新茶最好放上半个月再喝不迟 。
误区三:茶医百病,什么人都适合
其实茶叶虽好,也非人人适宜
有人认为,茶不仅是一种安全的饮料,也是治疗疾病的良药 。但在医生眼里,茶叶虽好,也非人人适宜 。对有些病人来说,是不宜喝茶的,特别是浓茶 。浓茶中的咖啡碱能使人兴奋、失眠、代谢率增高,不利于休息;还可使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等患者心跳加快,甚至心律失常、尿频,加重心肾负担 。此外,像一些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患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人,也要警惕,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产生胃肠不适,甚至会加重原有的胃炎、胃溃疡病情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了饮茶的三大误区 。不管怎样,茶叶还是对人身体有好处的,适当饮茶有利于中老年养生 。茶文化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将此文化传承下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