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接种疫苗有哪些


儿童接种疫苗有哪些

文章插图
文章目录
一、儿童接种疫苗有哪些
二、儿童接种疫苗禁忌
三、儿童接种疫苗时间
儿童接种疫苗有哪些1、儿童接种疫苗有哪些
卡介苗:采用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安全有效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对危害比较严重的粟粒型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
【儿童接种疫苗有哪些】乙肝疫苗:用以预防乙型肝炎 。目前我国使用的乙肝疫苗均为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适用于所有可能感染乙肝者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系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乙肝病毒中表达表面抗原的基因克隆进入酵母菌等表达体系中,通过培养这种重组酵母菌来获取乙肝表面抗原亚单位,经纯化加佐剂吸附后制成 。这种疫苗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 。
脊髓灰质炎疫苗:目前我国免费提供给儿童的是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即大家常说的“糖丸” 。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 。我国将于近期逐步使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替代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
2、儿童接种疫苗正常反应
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 。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38.5℃以下,持续1~2天均属正常反应 。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 。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
3、儿童接种疫苗异常反应
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 。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应用脱敏药 。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宝宝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 。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给宝宝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 。
儿童接种疫苗禁忌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宝宝不宜接种;
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宝宝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宝宝不宜接种;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宝宝不宜接种;
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宝宝不宜接种;
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宝宝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如果宝宝每天大便次数超过四次,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宝宝,六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
儿童接种疫苗时间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初种;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针;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针;百白破疫苗—第一针;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6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1岁:乙脑疫苗—初种;
1.5至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加强;乙脑疫苗—加强;甲肝疫苗;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针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
6岁:麻疹疫苗—加强针;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乙脑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
12岁:卡介苗—加强针 。
新生儿从出生到18个月龄之内,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在这期间,家长平均每隔一个月就要带自己的孩子去相关单位接种一次疫苗 。6周岁之前,儿童需要注射的计划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