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的四个原则介绍 履行合同的原则有哪些

合同签订完成之后,就具有法律效力了,签订双方的当事人在合同没有到期之前,都需要履行合同义务的 。合同履约非常的重要,能否按合同履约,决定着合同的成败 。

合同履行的四个原则介绍 履行合同的原则有哪些

文章插图
企业合同履约
合同履行的原则,是当事人在履行合同债务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一份合法有效的合同,当然双方当事人就要按照合同的内容履行义务,如果没有按合同履行那就有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过合同履行也是有原则的 。合同履行的原则,是当事人在履行合同债务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
【合同履行的四个原则介绍 履行合同的原则有哪些】1、正确履行原则
正确履行原则,又称适当履行原则或全面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由适当的主体在适当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原则 。《合同法》第60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全面履行原则和实际履行原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实际履行原则强调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交付标的物或者提供服务,至于交付标的物或提供的服务是否适当,则无力顾及 。因此,适当履行必然是实际履行,而实际履行未必是适当履行 。
2、协作履行原则
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不仅适当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而且应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对方当事人协助其履行债务的履行原则 。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债务人履行合同债务,债权人应适当受领给付 。债务人履行债务,时常要求债权人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方便 。因故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否则还要就扩大的损失自负其责 。发生合同纠纷时,应各自主动承担责任,不得推诿
3、经济合理原则
经济合理原则要求在履行合的同时,讲求经济效益,付出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利益 。
4、情事变更原则
合同依法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情事变更,致使合同的基础丧失或动摇,若继续维护合同原有效力则显失公平,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则 。
综上所述,合同履行的原则具体包括适当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原则、情事变更原则四个方面 。
合同履行的四个原则介绍 履行合同的原则有哪些

文章插图
合同履约的四个原则
企业在合同签订阶段和争议处理阶段,都会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在履约阶段,由于一份合同所涉及的部门多,以及企业对合同履行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履约成为了企业合同管理中较薄弱的环节 。法大慧云结合多年的合同管理经验,打造了一套完整、灵活的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从合同起草、签约、履约,到合同归档、数据分析等合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实现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合同履约效率,有效的降低企业法律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