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芽

谷芽中药名 。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L.)Beauv.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将粟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6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

谷芽

文章插图
谷芽的功效和作用一、谷芽有抗菌功效作用
谷芽可以抗菌,在医学上已经证明了谷芽可以对抗集体感染,谷芽能够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加白细胞吞噬功能以提高血清杀菌力,谷芽这种药虽然可以杀菌,但是必须要遵医嘱食用 。
二、谷芽有抗肿瘤功效作用
谷芽可以抗肿瘤,其中的有效成分是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呼吸,降低肿瘤细胞代谢的速度,从而让肿瘤细胞的DNA瓦解破坏掉 。肿瘤细胞的生长得到抑制,可以帮助身体有效的抵抗肿瘤,抗击癌细胞 。而且谷芽可以抑制自由基,对于造成癌症的自由基能够加以移除 。
三、谷芽有消炎解毒功效作用
谷芽可以请热毒,散淤血,帮助除湿气 。谷芽常常用来调养各类的炎症,搭配得当可以修复各种病症 。谷芽作为一种抗炎药物,对炎症有特别好的治愈能力 。用谷芽熬煮的山楂瘦肉汤美味又滋养,推荐给喜欢喝汤的人 。 
1、和中消食
谷芽味甘性温,入脾、胃二经 。具宽=消谷之功,故可用于食积不化等证 。《本草纲目》:“快童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
【谷芽】2、健脾开胃
谷芽味甘性温,能温煦脾阳,调理中气 。故可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各种病证 。《本草经疏》:“具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 。”
3、热毒下痢
是指腹痛,里急后重,便下粘液夹杂赤白脓血为特征 。《病因脉治·痢疾论》:“痢疾之症,便下脓血,或赤或白或黄,或三色杂下,里急后重,欲便不得便,既便又复登而厕,逼迫恼人 。”多发于夏秋季,暑热熏蒸,感受时气疫毒,入胃肠与血气相搏,则化为脓血而下痢 。谷芽为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并具下气宽中之功,用后脾强气下,邪热自除 。《本草经疏》:“脾胃和,中自温,气自下,热自除也 。”《中草药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 。”
4、津伤烦渴
因大病、久病之后,或阴虚火旺,虚火煎灼,或脾虚不能转输津液,均致津少而口渴 。症见日中干燥,喜饮水浆,饮不止渴等 。谷芽味甘,可生津除烦,健脾调中,行气而除热 。《中草药手册》:“治烦渴,消瘦 。”
谷芽的营养价值 1、谷芽启脾进食:谷蘖四两,为末,入姜汁、盐少许,和作饼,焙干;入炙甘草砂仁、白术(麸炒)各一两 。为末,白汤点服之,或丸服 。(《澹寮方》谷神丸)
2、谷芽治脾胃虚弱泄泻:茯苓、芡实、建曲、查肉、扁豆、泽泻、谷芽、甘草 。(《麻疹集成》健脾止泻汤)
3、谷芽消食,健脾,开胃,和中,生津液,益元气 。治病后脾土不健者:谷芽蒸露,用以代茶 。(《中国医学大辞典》谷芽露)
4、谷芽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 。《中药材手册》
5、谷芽,启脾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不似麦芽之克削也 。《本经逢原》
6、米面薯芋食滞证及脾虚食少消化不良 。该品消食和中,作用和缓,助消化而不伤胃气 。常与麦芽相须为用,以提高疗效 。
7、蘖米即稻蘖也 。具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脾胃和则中自瘟,气自下,热自除也 。《本草经疏》
8、若治脾虚食少,亦常与砂仁、白术、炙甘草等同用,如谷神丸(《澹寮方》) 。
9、谷芽健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本草纲目》
10、谷芽除烦消食 。《食物本草会纂》
谷芽

文章插图
谷芽的药用价值消食化积;健脾开胃 。主食品店积停滞;胀满泄泻;脾虚少食;脚气浮肿 。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 。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 。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
1、谷芽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 。《中药材手册》
2、谷芽启脾进食:谷蘖四两,为末,入姜汁、盐少许,和作饼,焙干;入炙甘草、砂仁、白术(麸炒)各一两 。为末,白汤点服之,或丸服 。(《澹寮方》谷神丸)
3、谷芽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本草纲目》
4、谷芽治脾胃虚弱泄泻:茯苓、芡实、建曲、查肉、扁豆、泽泻、谷芽、甘草 。(《麻疹集成》健脾止泻汤)
5、谷芽,启脾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不似麦芽之克削也 。《本经逢原》
6、谷芽消食,健脾,开胃,和中,生津液,益元气 。治病后脾土不健者:谷芽蒸露,用以代茶 。(《中国医学大辞典》谷芽露)
7、蘖米即稻蘖也 。具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脾胃和则中自瘟,气自下,热自除也 。《本草经疏》
谷芽为禾本科植物稻的颖果经发芽而成,谷芽有消食化积;健脾开胃的功效,谷芽主治食物积停滞;
胀满泄泻;脾虚少食;脚气浮肿 。
谷芽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用药禁忌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胃下垂者忌用 。”
养生禁忌:胃下垂者忌用 。无积滞者忌用 。
配伍宜忌
与炙草、砂仁、白术配伍,健脾醒胃、增进食欲;与山楂、陈皮配伍,治饮食停滞、胸闷胀痛 。
谷芽

文章插图
谷芽的食用方法谷芽大枣
处方:生谷芽30克、大枣50克 。
制法:将生谷芽、大枣洗净,同放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在火上煮熟即可 。
用法:每日1剂,吃枣,喝汤 。
功效:健脾养胃.通经活络,消炎止痒 。
主治:脚气 。
宜忌:凡是有湿热、暑湿、气滞、黄疽、疟疾及时感者,不宜食用 。
谷芽茯苓茶
材料:谷芽5g、茯苓2g、泽泻2g、建曲2g、山楂2g、花茶3g 。
用法:用上药前五味的煎煮液350ml,冲泡花茶后饮用 。冲饮至味淡 。
功效:健脾胃,化食止泄 。
主治:脾胃虚弱食不化、泄泻 。
来源:传统药茶方 。
谷芽麦芽山楂瘦肉汤
材料:瘦肉、谷芽、麦芽、山楂、姜、盐
制法:
1、瘦肉洗净切块,汆水捞起;
2、谷芽、麦芽和山楂冲水洗净;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
功效:开胃消滞,助消化去湿热,男女老少皆宜,尤其适合儿童饮用 。
金橘谷芽茶
材料:炒谷芽15克、金橘2--3枚(或橘饼) 。
做法:将金橘洗净,压扁,将炒谷芽放人砂锅内,加冷水200毫升,浸泡片刻,煎煮10分钟后,再放入金橘煮5分钟,将药汁滗出,再加水煎1次,将两次药汁合并,加入少量糖,当茶饮 。
功效:用于消化不良、胃胀、食欲不振等 。炒谷芽有健脾理气的作用,金橘有理气和胃的作用 。
谷芽花茶
功效:健脾开胃,和中消食,主治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
材料:谷芽5g、花茶3g 。
用法:用250ml水煎煮谷芽至水沸后,冲泡茶饮用 。
健脾养胃.通经活络,消炎止痒,主治脚气 。
来源:传统药茶方 。
谷芽大枣
功效:健脾养胃.通经活络,消炎止痒,主治脚气 。
处方:生谷芽30克,大枣50克 。
制法:将生谷芽、大枣洗净,同放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在火上煮熟即可 。
用法:每日1剂,吃枣,喝汤 。
禁忌:凡是有湿热、暑湿、气滞、黄疽、疟疾及时感者,不宜食用 。
谷芽茯苓茶
谷芽5g、茯苓2g、泽泻2g、建曲2g、山楂2g、花茶3g 。
功效:健脾胃,化食止泄,主治脾胃虚弱食不化、泄泻 。
材料:谷芽5g、茯苓2g、泽泻2g、建曲2g、山楂2g、花茶3g 。
用法:用上药前五味的煎煮液350ml,冲泡花茶后饮用 。冲饮至味淡 。
来源:传统药茶方 。
麦芽谷芽牛肚汤
功效:健胃益脾、消食化滞 。
材料:谷芽、麦芽、淮山各50克,陈皮1/4个,八角5克,红枣6个、生姜3片,牛肚一个 。
做法
1、各药材及去核的红枣洗净,稍浸泡;陈皮浸泡后去瓤,洗净;牛肚(或请售者处理干净)洗净,稍滚5分钟,捞起用刀刮去黑衣(亦有为加强药效不去衣之做法)洗净,切片 。
谷芽、麦芽、淮山各50克,陈皮1/4个,八角5克,红枣6个、生姜3片,牛肚一个 。
2、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
谷芽麦芽煲鸭肾汤
功效:主治饮食积滞、消化不良 。
材料:鸭肾2个,谷芽20克,麦芽40克 。
做法:将材料洗干净,对于鸭肾,不可撕去鸭内金(即贴在鸭肾内的一层黄色厚膜),现在就可以添加水煲出味来,然后再下盐调味即可 。
谷芽麦芽山楂瘦肉汤
鸭肾2个,谷芽20克,麦芽40克 。
功效:此菜助消化去湿热,男女老少都可以食用,尤其适合儿童食用 。
材料:瘦肉、谷芽、麦芽、山楂、姜、盐 。
做法
1、瘦肉洗净切块,汆水捞起;
2、谷芽、麦芽和山楂冲水洗净;
3、等瓦煲里的清水煮沸的时候,就可以将所有的材料放进去,用武火煮沸,再转成小火煲一个半小时,在下调料即可食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