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 受想行识的解释


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 受想行识的解释

文章插图
1、“受想行识”是佛教用语,是指“五蕴皆空”中“五蕴”中除了“色蕴”之后的四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
2、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 。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 。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 。故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
【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 受想行识的解释】3、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 。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
4、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
5、识蕴:很多识蕴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 。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称为心王 。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 。识是依根缘外尘了别外境 。
6、佛教把所有能识知、能了知的所有现象,都归于“心”这个概念的范围中 。而所有心的生起,都要有目标的 。如果没有目标,心就不会生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