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儿鱼为什么没有头,鱼头和皮去哪里了

常吃火锅的你除了毛肚、鸭肠、老肉片等必点菜品外 , 作为搭配火锅的经典荤菜耗儿鱼是不是也“难逃”你那张“饕餮”大嘴呢?
这是端上桌的耗儿鱼:

耗儿鱼为什么没有头,鱼头和皮去哪里了

文章插图

这是煮好的耗儿鱼:
耗儿鱼为什么没有头,鱼头和皮去哪里了

文章插图

这是你吃耗儿鱼的样子:
耗儿鱼为什么没有头,鱼头和皮去哪里了

文章插图

除了火锅 , 耗儿鱼还可以单独入菜 , 比如干锅耗儿鱼、水煮耗儿鱼、泡椒耗儿鱼……你是不是已经垂涎三尺了呢?
可你曾想过 , 为什么餐桌上的耗儿鱼都没有头?
除了吃货们有此疑惑 , 连经常出入超市、菜市场的妈妈们也产生过同样的疑问 , “我们在市场上买回家的耗儿鱼就跟在外面吃到的一样没有脑壳 , 我们买了这么多年的菜 , 还真是从来没有见过耗儿鱼的长啥子样子 。 ”
难道耗儿鱼天生就没有头?当然不是 , 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耗儿鱼为什么没有头,鱼头和皮去哪里了

文章插图

这就是耗儿鱼本来的样子 , 是不是觉得如此陌生?一直闷着头吃的你 , 有没有被它的“本尊”深深吸引 , 看它可爱的樱桃小嘴、炯炯有神的眼睛 , 还有头顶独特的装饰 , 跟桌上的它是不是大相径庭?
那为什么我们常见的耗儿鱼都没有头呢?让我们来慢慢认识它 。
耗儿鱼 , 学名马面鲀 , 属于鲶目甲鲶亚科的甲鲶属鱼类 , 黄海、东海和朝鲜沿海等海区较多 。 其体形长椭圆而又侧高 , 称为面包鱼;因大多跟老鼠一样大小 , 又叫老鼠鱼(耗儿鱼);其皮粗又厚 , 又称橡皮鱼、猪鱼;作食时 , 必须先剥其皮 , 所以通常又有剥皮鱼的绰号 。 耗儿鱼全身是宝 , 鱼肉可制成美味鱼绒 , 比传统鱼松更优;鱼肝大 , 可制鱼肝油;鱼骨可做鱼排罐头;头、皮、内脏可做鱼粉;皮可炼胶;油灰还可代替桐油灰 。
【耗儿鱼为什么没有头,鱼头和皮去哪里了】
耗儿鱼为什么没有头,鱼头和皮去哪里了

文章插图

有从事多年头冻耗儿鱼销售的人说耗儿鱼之所以没有头 , 是因为它鱼头有根很硬的刺 , 有毒 , 一旦扎伤手 , 很容易感染 。 而且 , 因为刺硬 , 又不好包装和运输 , 所以沿海渔民将鱼捕捞起来后 , 都会交给当地加工企业集体处理 , 将鱼头去掉 , 再冷冻保存销往外地 。
这根刺真的有毒吗?重庆市自然博物馆动物专家否定了这一说法 , 其实 , 耗儿鱼头上的刺其实是鳍棘 , 是没有毒的 , 之所以民间有人说有毒 , 是这根刺尖利易伤人 , 而海水容易造成感染 , 让人误以为有毒 。
耗儿鱼为什么没有头,鱼头和皮去哪里了

文章插图

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 , 耗儿鱼几乎是没人吃的 , 除长相难看外 , 还因其第一背鳍的倒刺常伤人 , 所以被渔民捕后多用来作肥料 。 而且鱼头部肉少 , 可食性极差 , 且皮非常厚 , 煮不火巴 , 没法吃 , 还不易剥开 , 而去皮最好是从头部开始 。 耗儿鱼在市场上卖不起好价钱 , 如果连鱼头一起卖 , 买的人会更少 。 为了吸引顾客 , 渔民就去掉鱼头卖净肉 。 后来 , 耗儿鱼资源很旺 ,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被大量捕捞 , 考虑到经济成本问题 , 耗儿鱼头很大 , 头、内脏加皮占了全身重量的50% , 相比其他类海鱼 , 耗儿鱼这个特点算是最为突出 , 如果不去头 , 运输、冷冻及人工等成本都会增加不少 。 所以 , 随着产品深加工去头去皮去内脏 , 耗儿鱼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 , 去头再卖的习惯就一直延续至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