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陆地主要集中点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南北半球的十大不同

世界陆地主要集中点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文章插图
一、海陆分布不同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 , 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 , 这里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2/5 , 且在中高纬度 , 陆地分布几乎连续不断 , 最为宽广 。 南半球陆地只占其总面积的1/5 , 在中高纬度 , 陆地显著收缩 , 尤其在南纬56°~65°之间 。 除一些零星岛屿外 , 几乎全部为海洋 。 此外 , 北极地区是一片海洋——北冰洋;而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南极大陆 。
二、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不同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 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 , 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 , 都发生偏向 , 所不同的是 , 在北半球偏右 , 而在南半球偏左 。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不同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 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南北半球不同而不同 。 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 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北、南两侧降低 。 在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 , 每年6月22日前后 , 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 每年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 , 在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 , 情况正好相反 。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不同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 , 太阳直射北半球 , 北半球到处是昼长夜短 。 其中6月22日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反之 。 自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 , 太阳直射南半球 , 南半球到处是昼长夜短 。 其中12月22日这一天 ,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 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则反之 。
五、气温的水平分布及变化不同
一年之中 , 就北半球来说 , 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 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 , 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 南半球海陆上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分别与北半球相反 。 北半球同纬度上气温变化比南半球大 。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且稀疏 。
六、气压带分布特征不同
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 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 , 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 , 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 。 对照世界大洋和大洲的分布图 , 就可以看出这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 北半球陆地面积显著增大的缘故 。
七、气旋和反气旋气流水平运动方向不同
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 , 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 。 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 , 北半球气旋的气流为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反气旋的气流为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 。 而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正好与北半球相反 。
八、行星风系的风向不同
由于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偏转方向不同 , 所以南北半球行星风系的风向也不相同 。 在信风带 , 北半球为东北信风 , 南半球为东南信风 。 在西风带 , 北半球为西南风 , 南半球为西北风;在极地东风带 , 北半球为东北风 , 南半球为东南风 。
九、季节不同
在北半球 , 一般把3、4、5三个月划为春季:6、7、8三个月划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为冬季 。 而南半球的季节恰好与北半球相反 。
十、洋流的分布不同
【世界陆地主要集中点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