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兰花白绢病怎么办?兰花白绢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防治】兰花白绢病怎么办?兰花白绢病症状及防治方法】兰斑白绢病是兰花的次要病害之一, 别称白丝病、菌核病等, 风险仅次于炭疽病, 一旦发作形成的风险和丧失将远远超越炭疽病, 平日于4至5月开端侵染, 6至8月病发高峰期, 病害发作敏捷, 招致被害兰株烂枯灭亡, 上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兰斑白绢病的防治办法吧!
发作症状
白绢病病发始自兰株近地茎部, 初呈黄色至淡褐色的流水病斑, 后变褐至黑褐色腐朽, 并在根际泥土外面及茎基部舒展, 毁坏茎部并传染幼叶和根部, 叶鞘、根群发生红色菌丝 。 被害部位呈水渍状, 腐朽变软, 发黑, 直至叶片繁茂, 病菌分散至假鳞茎, 菌核由红色变成赤褐色至茶褐色坏死, 严峻时整株叶丛枯死 。
病发特性
兰斑白绢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 病菌以菌核在土中或肥中及未腐朽的残体上越冬, 在夏季温度较高的地域菌丝也可在未腐朽的残体上越冬, 菌核翌年萌生, 在土中舒展, 从兰叶基部侵入为害 。 菌核对不良情况抵抗力强, 在土中可存活数年, 借流水、灌溉水、雨水溅射和施肥传达 。 泥土偏酸, 病发最严峻, 低温多湿天色易引发病害 。 4至5月开端侵染, 6至8月病发高峰期, 病害发作敏捷, 招致被害兰株烂枯灭亡 。
防治办法
1、兰斑白绢病在基质偏酸(pH值小于5.3)时易病发, 以是在基质中拌入1/10体积比的草木灰, 或浇施0.3%石灰水将pH值调高, 使之到达6.5左右, 可增加白丝绢病的发作, 结果分明 。
2、兰花基质泥土用0.2%五氯硝基苯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消毒, 也可用五氯硝基苯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800倍液喷洒根际和泥土, 或用五氯硝基苯粉50克拌半干湿细沙土4至5千克, 撒在病株根茎处, 可抑制病情舒展传达 。
3、北方5至6月多雨时节, 土壤湿度较大, 易在盆面发作白绢病, 应敏捷搬出兰场“断绝”, 并将基质拨开, 将染有菌丝的基质掏出, 将病根剪除, 喷施高勐酸钾溶液1000倍液消毒, 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喷施根系、伤口, 并撒新颖草木灰在兰根四周, 然后覆上基质护根, 2至3天后才浇水, 如基质湿可推延5至7天后再浇, 防治效果优越 。
4、兰斑白绢病发作时用医用氯霉素针剂2000倍水溶液, 淋施病株, 逐日一次, 连浇3次 。 一旦病发应剪去病叶, 改良透风前提, 将全株兰浸于10%的硫酸铜溶液中消毒 。 对左近兰株, 也要片面喷施, 淋湿基部、盆面, 逐日一喷, 连施2次, 可节制病情, 防治效果优越 。
5、兰花新芽长出土面后, 每周用0.05%氯霉素喷施一次, 连喷2至3次, 如盆土枯燥时, 可用此药浇施, 以防备细菌传染 。 也可浇喷阿斯匹林1500倍液, 可加强兰株免疫力, 阻挠病菌侵入、分散 。
6、兰花新芽伸临时和展叶期, 可选用医用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或青霉素夹杂浓缩成2000倍液, 淋洒病株, 并片面喷药, 每3至4天一次, 连喷2次, 防治效果优越 。
7、兰花病发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 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每7至10天喷一次, 连喷2至3次, 防治效果优越 。
8、兰花病发后可在阴雨或降雨前后喷药防治, 可采取50%速克灵粉剂500倍, 或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粉剂500倍液, 杀毒矾500至600倍液, 5%井冈霉素水剂300倍液, 喷施株茎、叶片、盆面, 防治效果明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