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我国荔枝的主要栽培品种和特点优点介绍


【栽培】我国荔枝的主要栽培品种和特点优点介绍

文章插图

中国荔枝种类许多 , 据解放初期查询拜访:广东有82个种类;福建有41个种类;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的种类还没有的确统计 。 傍边桂味 , 糯米糍是上佳的种类 , 亦是鲜食之选;挂绿更是贵重难求的种类 。 “萝岗桂味” , “毕村糯米糍”及“增城挂绿”有“荔枝三杰”之称 。 惠阳镇隆桂味 , 糯米糍更加厚味鲜甜 。
罕见以下几个次要种类:
1、三月红
因在阴历3月下旬成熟 , 故名三月红 。 属最早熟种 。 主产广东的新会、中山、增城、广西的灵山等县 。 果实流心脏形 , 上广下尖;龟裂片大小不等 , 陈列不规则 , 缝合线不太分明;皮厚 , 淡红色;肉黄白 , 微韧 , 构造粗拙 , 核大 , 味酸带甜 , 食后不足渣 。 因为上市早 , 尚受消费者欢送 。
2、圆枝
圆枝别名水东或水东黑叶 。 散布于广州市郊和珠江三角洲各县 。 因适合水多栽植和叶片尖长 , 近似黑叶而较薄而得名 。 果实短卵圆形 , 或歪心形 , 果肩边高边低;龟裂片略平宽 , 应深红色 , 果肉软滑多汁 , 甜中带酸 , 微香 。 5月下旬或6月上旬成熟 。
3、黑叶
果实短卵圆形 , 果顶浑圆或钝 , 果属平;皮深红色 , 壳较薄 , 龟裂片平钝 , 巨细平均 , 陈列划定规矩 , 裂纹和缝合线分明;肉质坚固爽利 , 苦涩多汁 , 少数为大核 。 6月中旬成熟 。 较耐储存 。
4、淮枝
淮枝别名密叶、凤花、古凤、怀枝(风闻古时有尚书途经岭南 , 把同乡送的荔枝入怀中 , 故名)、槐枝 。 广东种植最广、产量最多种类 。 鲜食、干制咸宜 。 果实圆球形或近圆形 , 蒂平;果壳厚韧 , 深红色 , 龟裂片大 , 略微隆起或近于平整 , 陈列不规则 , 近蒂部偶有尖刺 , 密而少;肉乳白 , 软清多汁 , 味甜带酸 , 核大而长 , 偶有小核 。 7月上旬成熟 。
5、桂味
桂味别名桂枝 , 因含有桂花香味而得名 。 是最优秀的种类之一 , 广州市郊和广西灵山县所产最好 。 桂味有全红及鸭头绿两个品系 。 果实圆球形 , 果壳浅白色 , 薄而脆;龟裂片崛起小而尖 , 从蒂膊两旁绕果顶有圈较深环沟 , 此二者为桂味的特点;向黄白柔嫩丰满 , 核小 , 味很甜 , 7月上旬成熟 。
6、糯米糍
糯米糍别名米枝 , 为广东代价最高的种类 。 是举世闻名的广东特产果品 。 主产广州市郊区萝岗区和增城市新塘镇 , 其次是从化、东范等县 。 果实属心脏形 , 近圆形 , 果柄倾斜为其种类特点;初上市黄腊色 , 一旺期鲜红色;龟裂片大而狭长 , 呈纵向陈列 , 稀少 , 微凸 , 缝合线阔而分明;果顶饱满 , 蒂部略凹;肉厚 , 核小 , 陶色黄白半透明 , 含可溶性固形物达20% , 味极甜 , 香浓 , 糯而嫩滑 , 质量优秀 。 为消费者最喜欢的种类 。 最适合鲜食和制干 。 7月上旬成熟 。 有红皮大糯和白皮小糯两个品系 。
7、元红
元红别名皱核 , 主产福建福州市闽侯县 。 果实心脏形 , 科顶饱满;果梗长;果皮紫红色 , 龟裂片小 , 地方有小刺 , 缝合线不分明;肉较薄 , 乳白色 , 核巨细不7 , 味甜带酸 。 7月中旬成熟 。
8、兰竹
兰竹主产福建龙海、南靖、漳州等县市 。 有白色和青色两个品系 。 果实心脏形 , 果项饱满;果梗细;龟裂片中大无刺;应较薄 , 核大小不一 , 大核占多数;陶乳白色 , 味甜而酸 , 质量中等 。 7月中旬成熟 。 除鲜食外 , 适合制罐头和制干 。
9、陈紫
陈紫为福建荔中绝品 , 成熟时散发出阵阵清香 , 沁人肺腑 。 莆田、升天一带最着名 。 蔡襄 。 荔枝谱 。 此种类在本世纪初已为美国所引种 , 在澳洲南部种植也颇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