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假苹婆的资料:与苹婆外貌相似,具有散瘀止痛等功效


假苹婆是梧桐科萍婆属的动物 , 因酷似同属的动物萍婆而得名 , 生涯在广东的人们偶然会用假苹婆来作为祭品 。 那末假苹婆的真面目是如何的呢?假苹婆与苹婆要如何辨别呢?上面我们就具体地理解一下假苹婆吧~
假苹婆的材料:
一、假苹婆的引见
因为假苹婆后果的时期与中国“七姐诞”邻近 , 故称为七姐果 。 亦有人用苹婆和假苹婆的果实作为“七姐诞”的祭品 , 花期4-6月 。 假苹婆常善于山谷溪旁 。
二、假苹婆的形状特点
乔木 , 小枝幼时称为毛 。 叶卵形、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 , 长9-20厘米 , 宽3.5-8厘米 , 顶端急尖 , 基部钝形或近圆形 , 下面无毛 , 上面几无毛;侧脉每边7-9条 , 弯拱 , 在近叶缘不分明贯穿连接;叶柄长2.5-3.5厘米 , 叶柄两头分明膨大 , 膨大长度约0.5cm , 叶柄反面为白色 。
圆锥花序腋生 , 长4-10厘米 , 麋集且多分枝;花淡红色 , 萼片5枚 , 仅于基部团结 , 向外展开如星状 , 矩圆状披针形或矩圆状卵形 , 顶端钝或略有小短尖突 , 长4-6毫米 , 里面被短柔毛 , 边沿有缘毛;雄花的雌雄蕊柄长2-3毫米 , 曲折 , 花药约10个;雌花的子房圆球形 , 被毛 , 花柱曲折 , 柱头不分明5裂 。
蓇葖果鲜红色 , 长椭圆形或长卵形 , 长5-7厘米 , 宽2-2.5厘米 , 顶端有喙 , 基部渐狭 , 密被短柔毛;种子黑褐色 , 椭圆状椭圆形 , 直径约1厘米 。 每果有种子2-4个 。 花期4-6月 。

【功效】假苹婆的资料:与苹婆外貌相似,具有散瘀止痛等功效

文章插图

三、假苹婆的散布状况
1、海内散布
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
2、国际散布
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 。 原产我国华南和东北中南半岛 , 为湛江市的次要乡土树种 。
在贵州产于兴义、榕江、兴仁、册亨、望谟、安龙、罗甸、黄果树等地;生于海拔170~1000m的山谷、山坡、山沟阴处、疏林地、灌木丛中或密林中 。 在喀斯特山地上发展优越 。
备注:本动物在广州极常种植 , 间亦有野生的 , 果略似苹婆而小 。
【【功效】假苹婆的资料:与苹婆外貌相似,具有散瘀止痛等功效】四、假苹婆与苹婆的区分
假苹婆与苹婆长得很象 , 但也不难区分:
苹婆的叶子为阔矩圆形至矩圆状卵形 , 比假苹婆的叶子阔得多 , 长8-25厘米 , 宽5-15厘米 。 假苹婆的叶子为椭圆状矩圆形 , 近披针形 , 长7-15厘米 , 宽2.5-7厘米 。
苹婆的果实普通每荚有籽1至3粒;巨细介于蚕豆与鸽蛋之间 , 比假苹婆籽大得多 。 假苹婆果的果实普通每荚有籽5至7粒 , 大如花生米 。
别的 , 苹婆枝叶比假苹婆更加稠密 , 简直不透阳光 。
【功效】假苹婆的资料:与苹婆外貌相似,具有散瘀止痛等功效

文章插图

五、假苹婆的繁衍办法
收获繁衍:当假苹婆果成熟开裂时 , 便可带果采下 , 剥出种子 , 不宜在日光下曝晒;不克不及脱水 , 应即采即播 , 沙床不宜太湿 , 以避免影响发芽率;种子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灭菌灵等停止杀菌处置 , 用条点播法收获 , 1个礼拜即抽芽 。 在种子刚抽芽的萌动期即移入养分袋 , 可进步移植成活率 , 增加管理工作 。
六、假苹婆的次要代价
1、经济代价
本种的茎皮纤维可作麻袋的质料 , 也可造纸;种子可食用 , 也可榨油 。
2、药用价值
根、叶:甘 , 微温 。 舒筋通络 , 祛风活血 。 用于风湿痛 , 产后疯瘫 , 跌打损伤 , 腰腿痛 , 黄疸 , 内伤出血 。 散瘀止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