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鞘腐病的防治技术有哪些?


【防治】水稻鞘腐病的防治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水稻鞘腐病
症状表现
水稻孕穗期在剑叶叶鞘上发生 。 初为暗褐色小斑块, 后扩大成为虎皮状不规则大斑, 边缘暗褐色或黑褐色, 中间色较淡 。 严重时病斑蔓延整个叶鞘, 使幼穗全部或局部腐败, 抽穗早的全部颖壳均为绿色, 抽穗迟的稻穗上部颖壳仍为绿色, 而下部颖壳变褐以至全穗颖壳变褐 。 不抽穗或半抽穗, 剥开穗苞, 可见在颖壳和叶鞘内壁上有粉红色的霉 。
【防治】水稻鞘腐病的防治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水稻鞘腐病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高产、优质水稻品种 。 经鉴定在黑龙江省尚无免疫品种, 但品种间抗性差异很大 。
2、合理施用氮、磷、钾肥, 氮肥用量不宜过多, 也不宜过少 。
3、药剂防治 。 在水稻孕穗初期和孕穗末期, 选用43%戊唑醇悬浮剂, 或25%咪鲜胺乳油,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药剂 。
【防治】水稻鞘腐病的防治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水稻鞘腐病
以上就是关于水稻鞘腐病的防治技术的介绍 。 从上面我们知道, 水稻鞘腐病是一种由病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其借气流传播为害 。 高温、多雨、偏施氮肥发病重 。 在防治方法上, 主要有几点, 一是采用抗病、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其次要合理施用氮、磷、钾肥, 氮肥用量不宜过多, 也不宜过少 。 再次进行合理的药剂防治 。
【【防治】水稻鞘腐病的防治技术有哪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