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看清名利,看清亲情、友情和爱情,才会活得坦然、

导语:
人怕什么?怕生病,怕没钱,怕老了无依无靠 。 于是有人说,要积极乐观,保重身体;有人说,要守住老本、老窝;也有人说,要珍惜伴儿,善待儿女 。
听起来,这些想法都没错,如果做到了,肯定大有裨益,但有些时候,想和做是两回事,想到的未必就能做到,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也未必会被别人认可 。
在这种情况下,懂得面对现实,适应环境就很重要了 。 就像65岁的秦大妈所说,人老了,看清这3个“真相”,才会活得坦然 。
人活着,看清名利,看清亲情、友情和爱情,才会活得坦然、
讲述人:65岁的秦大妈
01、养儿育女是为社会做贡献 。
【人活着,看清名利,看清亲情、友情和爱情,才会活得坦然、】以前,我也总认为,养儿就是为了防老 。 毕竟人都会年老体衰,到时候自己生活不便,需要别人帮忙或者伺候,不指望儿女,又能指望谁呢?可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并不靠谱 。
我儿子是医学硕士,在外地的一家大医院当大夫 。 亲戚朋友们都羡慕不已,说我养了一个有出息的好儿子 。 我心里自然也是美滋滋的 。
那年我生了一场大病,到儿子所在的医院住了一个多月,期间感觉还不错 。 可回到儿子家修养的那段时间就不行了 。 他们两口子天天忙得不可开交,不要说照顾,连陪着我吃顿饭都很难,经常早上出门,半夜才回家 。
我心里不舒服,有些怨气,但也知道他们不是不懂得孝顺,而是“官身不自由”,实在没办法 。 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我回到老家,请了个保姆帮忙 。
俗话说,忠孝难两全 。 我理解孩子的难处,也支持他的工作 。 他是我的孩子,更是救死扶伤的医者 。
人活着,看清名利,看清亲情、友情和爱情,才会活得坦然、
02、“老窝”才是最舒服的地方 。
时代不同了,年轻人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希望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个人的价值 。 跟老人住在一个屋檐下,他们会很纠结,顺从父母,自己心里不舒坦;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父母会有意见 。
我儿媳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但她的洁癖和饮食习惯,却让我难以接受 。 每次去那边过年过节,我都非常不适应 。
每个人的衣服都要一天一洗;擦脸擦手的毛巾必须分开;不管大人还是孩子,不睡觉就不能上床,否则她就不舒服,唠叨起来没完 。 她喜欢吃辣的,而我喜欢吃酸的,每天做饭要单独做,甚至有时候吃饭都要分开吃 。 这样一来,彼此之间都很别扭 。
其实,父母的家是儿女的家,儿女的也是父母的家 。 只不过两代人之间很难互相适应 。 父母去儿家会觉得不自由,而成家立业的儿女回到父母家也会像走亲戚一样 。
人活着,看清名利,看清亲情、友情和爱情,才会活得坦然、
03、生老病死,怕也躲不过去 。
不管是攒钱、养生,还是善待儿女,做父母的都会或多或少的,因为担心而有了一份私心 。 他们觉得有了存款,就有了底气;身体好了,才不用求人;儿女孝顺,心里才会踏实 。 殊不知,自然规律,谁又能改变呢?
我的一个亲戚,是一名有38年工龄的老教师,每个月都有几千块钱的退休工资 。 由于儿子的条件一般,他害怕自己老了生活困难或者没钱看病,从退休开始就省吃俭用,打零工,拼命存钱 。
十多年里,他积攒下40几万 。 可那一年,他忽然患病,短短几天就走了 。 街坊邻居们都说,这老头一辈子抠门算计,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攒了那么多的钱,都便宜他儿子了 。
我觉得,老人适当攒点钱没什么不好,但前提是要保证日常的生活质量,不能为了攒钱而攒钱,不能为了不可预知的未来太难为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