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深处的上海

【冬雨深处的上海】作者:黎荔
冬雨深处的上海
那天 , 飞机才落地上海 , 一场隆冬之月的冷雨就把我濡湿了 。
天灰蒙蒙的 , 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 , 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 。 入冬的每一件什物都裸露着冰冷的气息 , 冷森森的水意弥漫在天地之间 , 风在每一个角落里旋起 。 一场薄薄的冬雨 , 时而淋淋漓漓 , 时而淅淅沥沥 , 以细细密密的节奏 , 歇歇停停地轻敲着 , 这个望不见尽头的繁华大城 。 在呼啸前进的磁悬浮列车中 , 看着车窗外因飘移而微微倾斜的上海 。 无端地 , 想起余光中先生在散文名篇《听听那冷雨》中的一个句子 , “雨 , 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 , 窗外在喊谁 。 ”
江南的雨巷没有雪 , 只有冬雨料峭入骨 。 冬雨 , 从天空而洒 , 夹杂着似雪非雪的冰滴 , 打在脸上刀割似的疼 。 整个上海被浸润在一片潮湿当中 , 天低云暗 , 风紧雨浓 。 这个时候的上海 , 萧瑟着 , 却又欲语还休 , 如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 一首简单的诗 , 抑或是一幅黑白水墨画 。 金茂凯悦外滩租界的上海 , 毛蟹年糕梧桐旗袍的上海 , 我见过它的鲜艳明媚 , 见过它的溢光流彩 , 但觉得这一个冬雨缠绵如同黑白照片的上海 , 格外地像上海 。 常常看到有人讨论 , 上海为什么叫魔都 , 有人说 , 那是因为日本作家村松梢风在他的小说里 , 把上海称为魔都 , 也有人说 , 那是因为上海这个地方 , 凭江临水 , 从风水的角度来说 , 即是充斥灵气的 。 其实 , 如果你在冬雨时节来过上海 , 漫天冷雨夹杂着寒气 , 渐渐沁入骨髓 , 你很容易领略到上海的某种阴郁的气质 , 变化多端 , 隐忍克制 , 让人莫名地深陷其中 , 深深地被一种黏稠的东西依附着 。 是的 , 上海有这种东西 , 很黏 , 很稠 , 相处久了 , 就让人动弹不得 。
冬雨深处的上海
依然是靡虹流彩的上海的夜晚 , 迪斯尼的电子焰火在夜空璀璨散尽 。 红男绿女行走在冬季冰凉的雨里 , 一任雨丝无情地在头上舞动着 。 某个冷雨缠绵的时刻 , 在冬夜 , 在黄昏——让人抑郁 , 像沉重的教堂的旋律 , 刹那间就能把人的内心最荒凉的地方扰动起来 , 在意义隐居的深处留下记忆 , 不可抗拒的折磨 , 也许来自虚空 。 听听那冷雨 , 这时真是要烫一壶滚热的黄酒 , 青瓷杯里是沉郁的朱砂色 , 一路顺着肠胃暖下去 , 飘飘然 , 飘飘然 , 要不然怎可抵御这忽然窜进心底的冷飕飕 。
喜欢春雨的淅沥 , 感叹夏雨的滂沱 , 寄情秋雨的缠绵 , 沉醉冬雨的清冷 。 我来到了冬雨零落的上海 , 雨丝落在脸上 , 不留任何痕迹 , 唯有丝丝凉意 , 让人觉得那么冰冷 , 那么森然 。 为什么大地变得如此苍白?为什么天空变得如此忧郁?难道是因为冬雨的来临 。 冬雨没有春雨的明媚 , 没有夏雨的洒脱 , 不及秋雨的绵长 , 冬雨敲击着大地 , 带来丝丝凄凉和冷冽 , 直入心脾 , 让人对着黑夜自省 , 扔掉泛滥成灾的、只是因为高温狂欢而产生的虚情假意 , 它面无表情 , 它沧桑世故 , 胁迫我们该消失的都消失了 , 该忘记的都忘记了 , 该解脱的都解脱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