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总动员细思极恐 玩具总动员阿薛长大了

《玩具总动员4》上映了 , 你或者你会带小孩子去看这部电影吗?会 , 因为这部动画片制作的非常好 , 一部极具“人情味”的动画片 , 它的名字就是《玩具总动员》 。电影里的境遇也把我带回到童年 , 那些逝去的纯真年代 , 那些因为各种理由被妈妈锁在箱子里 , 或者送人的玩具 , 他们是不是也会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怀念我 , 长大后 , 没有了他们的世界真的很现实 , 王子未必会和公主在一起 , 巴斯光年不是每一次战斗都会取得胜利 , 我们开始学会带着面具生活 , 不得不在选择和放弃 , 生活以下生存以上 , 继续无奈的前进 , 遗失的美好已经成为了无伤的回忆… 。
《玩具总动员4》时隔9年重新回归 , 大孩子们准备好回忆童年了吗?玩具总动员深受观众喜爱 , 重回屏幕 , 收视率肯定很高 , 这就是童年的记忆 。
如何评价电影《玩具总动员4》?一部电影过去9年 , 看了无数次 , 却还是念念不忘 。它创造了太多第一次 。是皮克斯首部动画长片 , 是第一部完全意义上运用计算机制作的三维动画 , 是首部打破传统故事片对奥斯卡编剧奖的垄断、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提名的动画长片 。不得不说 , 能在影院同时看到《千与千寻》与这部皮克斯经典续作 , 是电影迷和动漫迷的幸运 。胡迪 , 是个牛仔 , 也是最受「主人」安迪宠爱的玩具 。
他善良 , 幽默、勇敢、忠诚 , 是玩具家族的老大哥 。
当然 , 他也有自私和迷茫的时候 。
新玩具巴斯光年的到来 , 在胡迪看到完全是对自己的一种威胁 , 他对巴斯的「争宠」心怀妒意 , 恶狠狠地向巴斯发出警告 , 千方百计想要让他离开安迪 。
彼时的巴斯光年 , 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玩具 , 他固执地认为自己是来自遥远星球的太空骑警 , 肩负拯救世界和保卫宇宙的伟大使命 。
就这样 , 胡迪和巴斯与弹簧狗、蛋头夫妇、抱抱龙、火腿、小马红心、翠西一起圈绕着主人安迪 , 不仅开启了一路光怪陆离、跌宕起伏的探险旅程 , 也探寻收获了一段悲喜交加的独特历程…
1995年 , 《玩具总动员》一出世 , 便迅速成为当年仅次于《狮子王》和《阿拉丁》的第三大热门动画 。
4年后 , 续集来袭 , 打破续集必败魔咒 , 口碑票房双赢 。
11年后 , 被誉为最完美完结版的第三部上映 , 在全球共拿下61个奖项 , 96项提名 , 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奥斯卡、金球奖、动画安妮奖…
据说 , 走入中国影院的这部续作 , 让皮克斯整整憋了9年 , 它试图重新抹掉第三部画好的完美句号 , 标上未完待续的省略号 。
而第三部所企及的高度 , 正是第四部要面对的难度 。虽然时隔9年 , 但电影开头依旧延续了第三部的结局 , 一个开篇将前三部的剧情进行了无缝衔接 , 这中间 , 仿佛就是插播了一个长达9年的广告 。
这么多年过去 , 主角还是胡迪和巴斯光年 , 配音依然是汤姆·汉克斯和蒂姆·艾伦 , 除了主人从小男孩安迪变成了小女孩邦妮 , 一切好像都没有变 。
值得一提的是 , 《玩具4》很有新意地在原有的故事里塞了几个新成员 , 埋了几条暗线:用废旧材料做成的叉叉与胡迪的冒险追逐、胡迪与前女友牧羊女的重逢、话痨的毛绒兄弟与加拿大型男潇洒公爵加入冒险团队「营救」叉叉、「反派」盖比娃娃寻找主人、胡迪的心态变化和成长…
我一直认为 , 《玩具总动员》不同于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其他任何系列 。它既是一部真真正正献给童心的电影 , 也是一部专属于大人们的童话 。童真 , 却不低幼;现实 , 而不残忍 。老实说 , 这个系列有很多不适合儿童观看的情节 , 尤其是《玩具4》中 , 加入了略显惊悚的桥段 。温子仁风格的人偶 , 《闪灵》氛围的音效 , 显然不太适合带孩子观看 。
▲《玩具4》致敬《闪灵》
而人生的每个阶段 , 你打开这个系列 , 都会看到不一样的故事 。
实际上 , 《玩具总动员》系列中的很多人物 , 在现实中都有原型可循 。
比如 , 胡迪的形象灵感 , 正来源于美国50年代的木偶剧《Howdy Doody》 。
比如 , 巴斯光年的创作原型 , 正是登月第二人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 。
而传统拉线发声手工人偶的西部牛仔胡迪 , 与科技感十足的流水线高端太空玩具 , 正好完成了旧新两个时代的相互照应 , 这种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映射 , 为电影增色不少 。
以为自己是太空骑警的巴斯光年 , 尝试着腾空飞向窗口时 , 却在打开翅膀纵向一跃之后迅速落地 , 落地的瞬间 , 「咔嚓」一声 , 他的一条手臂摔断了 。
他无奈又无力地闭上眼 , 那一刻 , 他难以置信 , 却又不得不心灰意冷地承认 , 他不是什么所谓的太空骑警 , 他没有超能力 , 不会拯救地球 , 也不能飞向宇宙 , 他只是一个玩具 。
只有用足够多精妙的细节支撑 , 玩具宇宙才真实可信 。
你应该是懂皮克斯的 , 至今由它出品并上映的20部动画长片中 , 已有8座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 7部被选入豆瓣TOP 250 。
它打动人心的秘诀 , 永远靠「谈感情」 , 除了让你放肆大笑 , 还要给你几滴若有所思的眼泪 。说到底 , 它的本事在于克制 。从最开始 , 《玩具总动员》想颠覆的概念就是:永远幸福地在一起…玩具们和第一任主人安迪、第二任主人邦妮朝夕相处 , 他们所经历的第一次冒险 , 都是为了守护在主人身边 。而每一部续集 , 都在深化前一部的主题 , 直到第四部 , 它彻底拔开那些欲语还休的矜持 , 告诉我们:有爱就会有失去 。
尽管我想永远陪在你身边 , 但我知道 , 最好的陪伴不是紧握不放的相守 , 而是学会爱和放手 。这种破除童话感的结局处理 , 是《玩具总动员》系列的悲剧核心 , 也是它的用情至深 。
看完它 , 我深深体会到了皮克斯的进步 。
不仅在于它正一步步地拓展普通观众对动画的认识 , 更体现在它在一寸寸地赋予动画丰富的价值 。以《玩具总动员1》为例 , 影片从胡迪和巴斯光年的矛盾开局 , 又以他们之间的情谊做结 , 母题 , 是皮克斯永远说不烂的「友谊」和「成长」 。到了《玩具总动员2》 , 翠西的加入 , 让玩具们开始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 , 胡迪给出答案:「就算安迪长大 , 但我不想错过他成长有每一刻 。」此时 , 影片开始聚焦责任、陪伴和选择 。《玩具总动员3》 , 17岁的安迪即将进入大学 , 玩具们在告别中学会成长 , 也在生死冒险中有了更深的羁绊 。
直到《玩具总动员4》 , 胡迪开始直面内心 , 认识自我 , 探寻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这些主题并不复杂 , 甚至有些单一 , 不是多么深刻 , 也很难说得高深 , 但这个系列偏偏凭借着近乎完美的剧本 , 扣人心弦的剧情反转、可信的人物塑造和铺陈、精益求精的制作…让每一部都成为佳作 。当第三部长大成人的安迪将玩具们送给小女孩邦妮的时候 , 我们以为那是胡迪最好的归宿 , 却不知 , 邦妮也会长大 , 也会和胡迪告别 。而胡迪们 , 与其被丢弃 , 被忘记 , 不如找回自己 , 学会独立 。我们可以看到 , 就算是玩具 , 他们也会开心 , 会难过 , 会经历告别 , 会面临成长 , 会思考命运 , 有自己的使命…
看《玩具总动员》的感觉很微妙的 , 论想象力 , 它实在算不上瑰丽 , 论思想性 , 它更少了一股深刻 。但你就是会情不自禁为它感动 , 甚至落泪 。或许因为它不急不徐 , 慢慢积蓄力量 , 但总能打到我们人类最脆弱、最本质的情感 。和大部分人一样 , 想必你早已不记得陪伴过你整个童年的玩具 , 如今被遗忘在哪个角落里 。是的 , 你慢慢和安迪和邦妮一样长大成人 , 不再需要玩具 , 甚至不再主动想起 。但你可曾好好地、正式地向童年道一声再见?
【玩具总动员细思极恐 玩具总动员阿薛长大了】去看看吧 , 这份藏在电影中的童年心事 , 伴随着最好的故事 , 以最好的方式 , 在与我们挥手 , 告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