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知识有哪些 你真的了解冬天吗

想必很多的人都对二十四节气不是很了解,因为平常不太关注关于节气的小知识,马上就要立冬了,小编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立冬的节气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立冬节气知识有哪些 你真的了解冬天吗】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在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

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 。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 。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 。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 。
气候特点:入冬深秋易有霜雾,华北初雪降水多样,气温下降变化明显,偏北风多风力加强,南北两方温差拉大 。
立冬习俗
1、天子迎冬 。立冬日,古时天子会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向群臣赐冬衣、慰问表彰功臣 。
2、民间贺冬 。亦称“拜冬”,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大家也会更换新衣庆贺往来 。
3、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 。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 。
立冬为何要吃饺子
立冬时,我们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吃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区,饺子特别的受人欢迎 。
关于饺子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据说,饺子原名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相传在东汉末年,张仲景辞官回乡时,正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老百姓饥寒交迫,耳朵都被冻伤,就将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用药材煮了送给百姓,治好了他们的病,为了纪念他,立冬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
而在南京,有着“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的说法 。在南京,只要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 。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