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粘度高的怎样调理,血液粘稠怎么调理

这是一个来自热搜的问题,说明很多人关注的是“血液黏稠度”,但实际上临床医生根本不关注“血液黏稠度”,这是噱头,也是伪科学 。徐博士觉得很有必要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让大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再被忽悠了 。

血粘度高的怎样调理,血液粘稠怎么调理

文章插图
很多人听到自己有“粘血”就很紧张 。他们觉得自己血栓形成的风险特别高,容易发生脑梗死和心肌梗死 。所以买了很多可以改善血液黏稠度的保健品,或者去医院输液、扩针,或者开始服用阿司匹林,以为这些方法可以让我的血液变得更稀薄、黏稠度更低,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其实浪费了这么多钱,因为根本没用,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 。
粘稠的血液,从字面上理解,类似血液的高凝状态,与血液成分、血浆、血管壁状态等诸多因素有关 。并不单纯意味着血脂过高 。医学上有一种血液流变学检查,是通过体外的手段来检查血液的粘度,模拟体内的血液流动,判断血液的凝固状态 。一般这个项目都是在体检中心进行,临床医生不会开这个检查 。由于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结果的稳定性不好,与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也不好,医生不可能根据血液流变学结果预测未来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风险,也不能用来决定是否需要抗栓治疗 。因此,不需要通过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粘度 。
血粘度高的怎样调理,血液粘稠怎么调理

文章插图
其实“血粘度”并不是低水分高血脂那么简单 。不需要关注血液粘度,但要关注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各种危险因素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烟,其他还有遗传因素、酗酒、疲劳和熬夜、压力 。如有异常,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及时干预 。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时发现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可以减少和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他汀类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或极高危患者的临床急性血管事件 。血管事件发生后,应采取有效的二级预防,防止血管事件的复发,最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
血粘度高的怎样调理,血液粘稠怎么调理

文章插图
很多人不注意健康饮食,不运动,不抽烟喝酒,不熬夜,不注意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是否达标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自然会找上门来 。
徐医生建议大家不要轻信和关注自己的血液是否粘稠,不要在保健品上花大价钱,不要每年都需要输液来降低血液粘稠度,更不要随便服用阿司匹林 。因为这完全没用也没意义 。相反,我们应该更加注意我们生活方式的健康,定期检查血脂、血压和血糖等 。并找出各项指标是否达标,这才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正确方法 。
【血粘度高的怎样调理,血液粘稠怎么调理】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多转发,让更多人看到,避免人们被错误认知误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