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鲔鱼,台湾特产黑鲔鱼

台湾屏东县位于台湾的最南端 , 屏东县靠海的乡镇中 , 海洋贸易的历史以东港镇最悠久 ,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前 , 它是高雄以南最大的通商口岸 , 上世纪六十年代渔港兴建完工后转型以渔业为主 。黑鲔鱼被谓为东港三宝之一 , 也就成为渔港里最耀眼的“明星” 。
叫出“天价”
说黑鲔鱼是东港的明星 , 它至少有三个“派头”:限时出场、身价昂贵、专有文化节 。
【黑鲔鱼,台湾特产黑鲔鱼】每年的四到六月 , 是东港黑鲔鱼盛产的季节 , 此时的黑鲔鱼随着黑潮北上 , 游到东港附近海域时 , 由于正值交配期 , 油腹充实饱满 , 鱼肉入口即化 , 最大可达三百多公斤一尾 。而采访人员采访时 , 已经到了黑鲔鱼季的尾声 , 全鱼市只有十多尾进港 , 每尾重量也都在两百公斤以下 , 可谓是“过时不候” 。而今年前三个月共捕获四千五百尾 , 最多一天可有三百尾进港 。而渔港里的其它鱼种 , 则多能全年供货 。
一位姓郭的鱼贩告诉采访人员 , 每年的头一尾黑鲔鱼的价格是最高的 , 为了图个“第一”的好彩头 , 买家往往能叫出四千到八千元新台币一公斤、总价上百万的“天价” 。而一般的批发价格也在每公斤五百元以上 。就连分解一尾黑鲔鱼也要付给工人一千元新台币 , 若要去鳞片 , 还得再添工钱 。其它鱼种则无法享受这种待遇 。
自二00一年开始 , 屏东县政府每年举办“黑鲔鱼文化观光季” 。原本主要外销到日本的黑鲔鱼 , 开始被台湾民众所接受和追捧 , 内销市场旺盛 , 每年创造产值达十多亿元新台币 。东港小镇也因此热闹繁华起来 , 经营黑鲔鱼的餐厅比比皆是 。鱼贩甚至将黑鲔以外的鱼统统称为“杂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