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嘴巴苦怎么回事,孩子起床困难


起床嘴巴苦怎么回事,孩子起床困难

文章插图
天气越来越冷,许多家长抱怨他们的孩子,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早上在不愿意起床去上学 。大多数父母不会同意孩子的要求 。孩子反复反抗和大人“威逼利诱”,于是起床就变成了大人和孩子的拔河,整个过程特别漫长 。
其实,孩子的这种反应是很正常的 。
科学家们以生物果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睡眠与温度的关系 。在对果蝇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神经细胞,它可以将外界低温的信息从果蝇的触角传递到更高级的大脑 。
当环境温度低于果蝇的“舒适区”(25)时,这个神经细胞会继续活跃,向大脑发出“寒冷”的信号 。温度越低,信号越密集 。在识别出这些神经元后,研究人员通过荧光标记、双光子钙成像、解剖学、神经遗传学等方法追踪了果蝇大脑内部 。研究发现,冷信息的主要接受者是位于睡眠-觉醒周期控制中枢的一小群神经元 。
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冷信号持续传递时,大脑中接收到该信号的那组神经元的活性迅速下降,从而抑制了通过光促进清醒的神经网络 。因此,当温度降至18时,果蝇早晨的活性明显下降 。
这个实验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温度越低,人越需要较多的睡眠,这是机体抵抗寒冷的一种方式 。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在睡眠不足之前起床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起床的过程要逐渐适应衣服和室内温度 。出门在外,要抵御外界的低温 。当很多阻力叠加在一起时,他们的内心难免会产生压力、焦虑,这样的负面情绪,所以很容易产生起床阻力 。
起床嘴巴苦怎么回事,孩子起床困难

文章插图
此外,家长一些不合适的行为还会强化孩子的不情愿心理 。
第一种,忽视孩子的情绪.当孩子们表现出起床困难时,父母说:“不就是有点冷吗?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就穿厚一点的衣服吧 。”一边把孩子从床上拉起来,一边穿衣服,完全无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父母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不重要,很容易变得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被动地对现状做出反应 。
第二种,指责孩子的行为.这些家长常说的话是:“你为什么这么怕吃苦?你怎么这么无知?我不能再迟到了!”“我不起来就要生气了!再买不起我就去做!”一般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激起孩子的反抗,把起床变成“大吵大闹”;另一种是孩子选择表面上服从是因为害怕父母,很多不好的情绪会在心里积累,造成一些问题 。
第三种,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讲道理:“宝贝,不吃点苦,你就成不了男人;能按时上学的孩子是好孩子;我们应该养成勤奋的好习惯.”虽然父母说得很有道理,但对于一个6岁之前的孩子来说,这些原则太抽象,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这样的沟通大多是无效的 。
第四种,因孩子的哭闹而选择妥协.有些父母选择满足孩子的要求,是因为看不到孩子受委屈,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天气真的太冷了,今天我们请假;孩子睡够了我们才起床 。”首先,这不利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建立,让他们喜欢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其次,他们很容易通过哭泣来操纵成年人的行为,养成不良习惯 。
起床嘴巴苦怎么回事,孩子起床困难

文章插图
大人的这些行为会强化孩子不愿意起床的心理,所以要小心避开 。
还有一种情况 。孩子说不想起床,但还是很配合的穿衣服去上学 。其实他们只是被大人宠坏了 。
【起床嘴巴苦怎么回事,孩子起床困难】本文由“郭心理工作室”原创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文章不转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