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吃什么药见效快,阑尾炎的症状和中医解决办法

这一天,我用手机咨询了一位患者 。是的,是阑尾炎,是慢性的 。最近右下腹隐隐作痛 。一个12或13岁的女孩,看着照片,有点瘦长,有一些白色和蓝色的肤色 。除了右下腹隐隐作痛,她还经常容易感冒,有的挑食,有的没有症状 。照片中舌头的图片是红色的,又细又白,皮毛很少,很滋润 。患者曾经得过急性阑尾炎,经过消炎抗感染治疗后转为慢性,往往是无缘无故的(只是患者家属说的) 。因为这次期末考试,可能和疲劳紧张有关,右下腹有三天隐隐作痛不适 。
我从患者的体型和面色推断,患者属于风木型体质,风木型体质的一般胃肠功能大多较差 。再一问,原来是肠胃功能差,第四个月末容易感冒 。舌苔湿润,我觉得是冷的 。舌虽红,舌苔不厚 。如果舌红内热,没有理由因为胃肠阳明经气血充沛,舌苔不厚 。如果因阴虚舌红苔少,舌质就会薄红津液少,因为阴虚火旺是自然的,那么怎么会有舌红火润的道理呢?除非嘴巴被阴虚湿阻,否则会不舒服,黏黏的或者甜甜的,而且患者也找不到湿浊的迹象 。更何况风木体质,木质土,湿属土,所以风木体质很少兼有湿 。

阑尾炎吃什么药见效快,阑尾炎的症状和中医解决办法

文章插图
由于天冷,风木旺,脾土衰,所以选择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姜汤治疗 。养血要配肝木之体,减少肝木的使用,风阳过度,吴茱萸和生姜祛寒,一滴一升,内外兼治 。是原方,用量是成人的三分之二 。服药一周后,效果良好,隐痛基本消失 。服药两周,症状完全消除 。改用小建中汤,继续间断服用 。阑尾炎的问题解决了 。
后来看书的时候,在一本书《朱木通经方医案》里看到了大量的当归四逆汤治疗阑尾炎 。虽然是从方方证入手,但根据原文“内有久寒”,他认为此寒并非水毒之寒,而是下焦虚寒,病位在厥阴,所以选择了此方 。我从沐风体质入手,结合舌质红润,破之为寒,也可以算是靠边 。只是在那个时候,对这种痛苦疾病的认识还不是很透彻 。所以后来.
一天中午,我们部门开了一个会 。我午饭吃得很晚,然后我吃了一个大桃子 。当时我觉得自己很坚强 。短暂休息后,我去了诊所 。当天,诊所的门窗一直开着 。刚开始,我觉得风吹起来挺舒服的 。后来慢慢觉得有点冷 。但是我总是专注于看医生,没有起床关窗 。另外,那天病人太多,我一直看到五点 。出去门诊的时候感觉右下腹有些隐隐作痛,肚子还有点胀 。我开始后悔,因为怕中午浪费了半个桃子,所以吃得很辛苦,现在肚子都胀了 。我的右手没有隐隐作痛
然而,三天后,腹胀有所好转 。右下腹隐痛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重,以至于影响了夜间的疼痛和睡眠 。我有点担心是阑尾炎 。我下意识的不断按痛的地方,有压痛,有反弹痛 。然而,出于对以前身体的自信,我坚持了下来,没有去实验室检查,而是给自己开了七剂颗粒中药 。症状为右下腹隐痛,胃脘胀满,谷中难吃,口无味,大便少,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
【阑尾炎吃什么药见效快,阑尾炎的症状和中医解决办法】当时认为是这样的 。阑尾炎治疗后
我服了三剂药 。我不知道是天气变暖还是药效 。好像好了一点,所以我继续服用 。不幸的是,我赶上了岳母的生日,回去参加了一个晚宴 。那天晚上,我觉得腹痛难忍 。第二天终于在老家做了久违的b超,怕化脓穿孔 。结果我真的以为是阑尾炎 。然而,当我听说没有发现脓肿时,我的心彻底放下了 。当地医生不得不让我住院,并说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 。我说我也是医生 。请给我开点药,不要输液住院(我估计当时人都无语了,我吃完饭那天早上觉得很生气,但是随着屁的释放,腹胀腹痛的症状真的改善了很多 。
随着浊气的不断排出,我的大脑突然变得明亮起来,我突然意识到这种痛苦只是寒冷 。以前只看到红舌黄毛,却忽略了腹痛是感冒引起的,腹痛是感冒加重的,还有一种是无味的 。食物放在外面温度高一点的话,长时间会很傻很臭,但是放在冰箱里冷冻,就感觉不到它的味道了 。推而广之,人在热的时候,自然会有那种腥臭味,比如口臭;如果是冷的,自然就没有气味了 。所以,这种无味其实是寒证的典型表现 。而且,黄色的皮毛并不厚,而是细细的黄色 。显然,肠内可见的浑浊病原体并不多 。我之前的方子,虽然用当归桃仁温,但一般都是凉的,所以不对症 。回到家后,我立即将处方调整为当归郝四妮山茱萸姜汤 。吃了三天,症状完全缓解,前几天也充满了自豪感 。我吃了整整一周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遭受过那该死的痛苦,我的阑尾一直受到保护 。
后来想阑尾保护的过程,发现这个疼痛综合征原来是大感冒综合征 。《黄帝内经》,《举痛论》,记录了14种疼痛,其中13种疼痛与寒冷有关,唯一的一种热是热空气引起的肠梗阻 。我以前对疼痛综合征的理解是,疼痛是堵的,但堵是因为阳气堵了,阳气困了,这就是疼痛的原因 。只是当时没想更远 。是什么困住了太阳的灵魂?很明显,是冷,因为“冷是主要来源” 。此外,只有有形的邪恶 。所以,如果疼痛综合征中没有有形的恶,就要从寒处琢磨 。不仅如此,我们大部分的中药止痛药也是散寒的 。和西药阿司匹林一样,阿司匹林原本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可以大剂量使用来缓解出汗和发热 。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只是散寒止痛而已 。
https://p6.toutiaoimg.com/origin/pgc-image/95d4af7181b54be88a40e9057a53e23f?from=pc">不曾想两年以后的一天,复因感寒,内伤生冷,旧疾复发,仍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续服五剂症状痊愈 。苦于继续服用汤剂,本以为就此作罢,几月下来病情稳定 。只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不承想夏日又被寒凉饮食所伤,加上整夜空调外寒袭表,一日腹痛又作,强忍疼痛赴院上班,终因疼痛不支,卧床养神 。同事见状,急急联系外科,我当时脑路为浊气所主,疼痛难耐,不知所措 。于是就此手术割舍了肿大的阑尾,病证也就此根除了,也算是大快事,只是阑尾保卫战就此也宣告失败了 。噫!医不自医,其实并不在方之难得,而在发病之时,尚能保持清醒头脑是很难得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