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交通安全夏季天气炎热 , 人容易疲劳乏力、情绪烦躁 , 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肇事加剧 。同时 , 人们作息时间延长 , 许多驾驶人选择早晚天气凉爽的时间赶路 , 还有很多人夜间交通活动明显增多 , 特别是货车夜运流量剧增 , 城市酒驾醉驾进入高发期 , 夜间事故将会增多 。
驾驶人朋友注意观察路况 , 严禁超速行驶 , 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 , 避免疲劳驾驶 。遇情况提前减速制动 , 严禁急打方向 。千万记住“开车不喝酒 , 喝酒不开车”的铁律 , 不仅是为了您的安全 , 也是为了他人的平安!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饮食安全夏季气温升高 , 湿度大 , 适合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 , 食物易腐败 , 再加之苍蝇叮爬 , 污染食物 , 如果人吃了被病菌或病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 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熟食制品、凉菜、冷食等食品加工或贮存不当 , 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
防范措施:
( 1 ) 是防止食物被细菌污染 。要购买新鲜的食品 , 不要购买腐败变质的食品 , 如买鱼要买活的 , 买猪肉要有“印花”的 。
(2) 是要控制细菌繁殖 。低温贮存食品是控制细菌繁殖的重要措施 , 食品购回后要及时放进冰箱 , 进行冷冻、冷藏保管 , 还有盐渍、高糖、降低食品含水量等措施也能控制细菌繁殖 。
( 3)是食品在食用前需彻底杀灭细菌 。加热是杀灭细菌防止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就是对食物要烧熟煮透 。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防暑降温大暑到来 , 多地发布高温预警 。炎炎酷暑 , 防暑降温很关键 。医学专家表示 , 很多人防暑降温的方式存在一些误区 , 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
大汗时“冲凉”易引发疾病
夏天 , 很多人热得大汗淋漓 , 回到家里马上用冷水冲凉来迅速降低体温 。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朱华栋表示 , 大汗时“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收缩闭合 , 体内热量不能散发 , 不能起到良好的降低体温的效果 。而冷水浇到身上 , 人体会感到寒冷 , 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 , 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 , 不但不能消除疲劳 , 还可能引起感冒等疾病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来说 , 突然受到凉水刺激 , 会加重病情 。”一般人应选择温水浴 , 不仅让人清爽舒适 , 还不会诱发疾病 。
气温超37℃打赤膊反而会更热
烈日炎炎 , 一些男士不顾形象打着赤膊出门 , 觉得透气、凉快 。
“室外赤膊不是一个好习惯 。”朱华栋解释 , 人体的热量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 , 一是从外界环境吸收的热量 。如果气温低于人体温度 , 赤膊会使人体加快散热 。当气温接近和高于人体温度时 , 赤膊会加快人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当气温高于37℃时 , 穿一些软的、薄的、浅色的衣服 , 人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会相对少一点 , 比赤膊感觉更凉快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皮肤科主任何焱玲说 , 室外赤膊会导致晒伤 , 而长期暴晒会造成皮肤慢性损伤 , 甚至引发皮肤癌 。
猛喝冰饮易造成胃肠不适
夏日口渴难耐 , 一些人习惯买瓶冰镇饮料“一口闷” , 以此来降温解渴 。
“市场上的饮料含糖分较高 , 偶尔喝一点常温的可以 , 但不能过量 , 温度也不能太低 。”朱华栋认为 , 胃适应食物的温度有一个过程 , 如果猛然喝大量特别凉的饮料 , 会刺激胃黏膜 , 引起胃壁中的毛细血管收缩 , 导致不良反应 , 比如胃酸、胃疼 。另外 , 大量喝冰镇饮料可能造成肠道不适 。
朱华栋表示 , 喝常温的白水或者开水解渴最好 。运动量较大、出汗较多的人 , 还要注意补充能量和一定的盐分等 , 可喝一些运动型饮料 。
天热过量运动易出现虚脱症状
网上有种说法称 , 趁着天热运动 , 能大量排汗 , 会更有效地减肥 。这种说法对吗?
朱华栋表示 , 通过运动减肥要适当 。夏天通过单次剧烈运动快速减肥对身体有害 , 因为过度运动会导致身体水分过度流失 , 出现脱水和虚脱症状 , 严重的会造成肾衰竭 , 危及生命 。“剧烈运动加上身体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 , 中暑发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朱华栋说 , 不适当的剧烈运动是导致中暑的常见原因之一 。朱华栋建议 , 夏天运动要避开气温较高的时段和高温、高湿度的场所 。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夏天防寒比防暑更重要 夏日防寒看3招
夏天 , 防寒比防暑更重要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天之大宝 , 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 , 只此一息真阳 。”说明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就好比太阳 。人体的阳气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
冬天气温低 , 万物凋敝 , 阳气活动迟缓 , 内收封藏 。此时 , 天气虽冷 , 但人们更加注重防寒保暖 , 不爱贪凉 , 阳气反而不易为寒邪所伤 。
夏至以后 , 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 , 血管处于扩张状态 , 腠理开泄 , 一旦着凉 , 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
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 , 爱吹空调 , 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
此外 , 夏季寒邪还是慢慢累积病根的过程 。中医讲“形寒饮冷则伤肺” , 很多在夏天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喘、过敏性鼻炎、感冒、发烧 , 大多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 , 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 。
不仅如此 , 寒邪还可能累积在身体中 , 由表入里 , 慢慢侵犯到经络、关节 , 导致风湿病、关节炎等 , 也可能让慢性咳喘到冬天更加严重 。因此 , 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 , 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
当心寒邪找上门
夏季寒邪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受凉 , 如洗冷水澡、趟凉水、吹空调等;
二是从饮食中来 , 主要是进食冰凉的食物 , 如冷饮、冰镇水果等 。
寒邪入侵最典型的信号是少汗、怕冷、头生疼 , 轻则出现手足麻木、关节疼痛 , 重则可能导致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等问题 。
门诊有这样一个病例 , 一位30多岁的女性 , 夏季一天要吃5根冰棍 , 每天都要吹空调和风扇 , 两年以后 , 她得了硬皮病 , 全身皮肤变硬变黑 , 并出现内脏损害 , 这就是寒邪由表入里的严重后果 。
夏日防寒看3招
首先 , 避免冷风直吹 。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 , 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 。夜晚睡觉时 , 门窗别开小缝儿 , 以防虚邪贼风 。
此外 , 空调房内的温度不宜设得过低 , 最好控制在24~26℃ , 睡觉时应关闭空调或将其设置为“睡眠模式” 。
其次 , 护好两个部位 。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 , 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 。护好这两个部位 , 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
老人更怕着凉 , 建议出门时带件长袖上衣或坎肩 , 进入空调房间或较凉的地方时 , 立即穿上 。
最后 , 饮食注意少寒凉 。要少吃冷饮 , 尤其是孩子 。小孩子阳气正在成长中 , 过食冷饮 , 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 , 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 。
邪初起时 , 喝姜枣汤有助于缓解症状 。取生姜3片 , 红枣5颗 , 加水煎煮3~5分钟 , 饮用即可 。
也可以吃点葱白、姜茶甚至喝热水 , 将体表的寒邪驱除 。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防溺水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全球溺水报告》称 , 溺水是全球少年儿童的十大主要死因之一 。
先来看一组数字:
全球每年共有37.2万人溺水死亡 。其中 , 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岁 。
我国每年约有5万名少年儿童意外死亡 , 溺水事故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
那么 , 如何避免悲剧发生?遇到儿童溺水怎么办?“防溺水”知识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 , 但这节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补上!
请家长孩子一起学习!
小学生防溺水措施”六不准”: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
切记以下几点:
1、不要单独一个人去玩水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2、从事水上活动应穿救生衣 , 以维护自身的安全 。
不明水域不可贸然下水或跳水 , 以免造成溺水或意外伤害 。
过饿、过饱都不宜下水 。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3、绝不搭乘超载的船只 。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4、生病、精神或情绪欠佳时不可下水 。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5、勿过于激烈运动或远离岸边游泳 , 以免抽筋造成意外 。
下水前先做伸展运动暖身 , 并淋浴做好个人卫生后才能下水 。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6、不要在温差太大(水温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下游泳 。
在水里不宜停留太久 , 以免过度疲劳 , 通常半个小时即上岸休息 , 可恢复体温 。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游泳中的禁忌情况及自救
1、抽筋:
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 , 都可能引起抽筋 , 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 , 不惊慌 。
2、一般处理办法:
(1)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 , 应马上停止游泳 , 立即上岸休息 , 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 。
(2)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 , 且自己无力处理 , 而周围又无同伴时 , 应向岸边呼救 , 千万不要慌张 。
3、在水中解脱抽筋的方法:
主要是牵引抽筋的骨肉 , 使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驰 。具体的解脱方法如下:
(1)手指抽筋时 , 将手握成拳头 , 然后用力张开 , 这样迅速交替做几次 , 直到解脱为止 。
(2)一个手掌抽筋时 , 另一手掌猛力压抽筋的手掌 , 并做振颤动作 。
(3)小腿或脚趾抽筋时 , 先吸一口气 , 仰卧在水上 , 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的脚趾 , 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 , 另一只手压在抽筋一侧肢体的膝盖上 , 帮助伸直 , 就可以得到缓解 。如一次不行 , 可心连续做几次 。
(4)大腿抽筋时 , 吸一口气 , 仰卧水上 , 弯曲抽筋的大腿 , 并弯曲膝关节 , 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 , 并加振颤动作 , 最后用力向前伸直 。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防火灾夏季是家庭用电的高峰期
也是各类火灾事故的高发期
防火安全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小编温馨提醒大家
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加强
防高温、防自燃、防爆炸、防电火等意识
杜绝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
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
装修材料要慎选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室内装修要选用难燃或不燃的材料
电器线路的铺设要合理
刷油漆时 , 应及时打开门窗 , 散发易燃气体
不要在刷油漆的室内吸烟或用火
裸露的电源线路要用绝缘胶布包好
以免漏电或短路引发火灾
家用车也要注意防火灾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夏日气温升高、天气酷热通等原因
自燃频繁发生
因此 , 注意车辆的正常保养和维修
配备专用车辆灭火器
不要在仪表盘上放气体打火机
空气清新剂、灭蚊剂等
这些东西受热膨胀后容易爆炸引起火灾
做好儿童的监护工作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家长们往往对孩子防火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告诫
加之儿童对引火物很感兴趣
一些小孩经常在可燃物较多的地方
用明火作游戏、用火柴或打火机在住宅内玩火等
都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防火教育
避免小孩在可燃物较多的地方玩火
以免发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注意天然气的安全使用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为了确保用户使用安全
天然气中加入了一种类似臭鸡蛋味道的加臭剂
如果在家中闻到这类气味
说明有可能出现了天然气泄漏
此时应迅速关闭表前阀
打开门窗通风
切勿开关任何电器
绝对不能使用明火进行查漏
从而避免发生火灾甚至是爆炸事故
随手关闭电源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及时拔掉手机充电器
充电器不能长时间使用
手机充电之后
充电器一定要及时从插座上拔下来
避免长时间带电工作而引发火灾
保持安全出口畅通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
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防雷电1、防止雷电入室
雷雨天气应注意关闭门窗 , 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 , 并拔掉电线插头 。家里的电脑、彩电、音响、影碟机等弱电设备摆放也很有讲究 , 别靠近外墙位置 。
2、不要淋浴洗澡
不宜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 , 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者 。住高层的 , 还要注意关闭门窗 , 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告诫孩子不要把头或手伸出户外 , 更不要用手触摸窗户的金属架 。
3、室外寻找避雷场所
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 , 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仓内;还要“全身武装” , 穿上雨衣 , 使用木柄、竹柄雨伞 , 不要撑铁柄伞 。在路过建筑物时 , 要避免靠近建筑物外墙和电气设备 , 不要继续在楼顶等建筑物顶部玩耍 , 也不能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大树下避雨 , 如万不得已 , 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 , 下蹲并双腿靠拢 。
4、避免接触水
要避免进行要和水产生作用的活动 , 如在河里、湖泊、海滨游泳 , 在河边洗衣服、钓鱼、玩耍等都是很危险的 。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 , 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 , 身处附近的人千万不要跑动 , 应双脚并拢跳离 。
5、不能玩手机
尽量别拨打或接听电话 , 家里的座机也避免使用 , 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 , 但对沿架空电线、电话线侵入的雷电波却无能为力 。
6、远离金属物质
在雨中走时 , 不能撑铁柄雨伞 , 手拿铁等金属类的玩具最好收起来;避雨的时候要观察周围是否有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或电力设备 , 不宜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 。
7、不要往高处跑
雷雨来了 , 也别撒腿就往高处跑 , 如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等地方 , 这有可能让自己成为雷电袭击的目标 。严禁奔跑 , 不要张嘴 , 应立即双膝下蹲 , 同时双手抱膝 , 胸口紧贴膝盖 , 尽量低下头 , 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
8、减少户外活动
在雷雨天气中 , 不宜在旷野中打伞 , 或高举羽毛拍、高尔夫球杆、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 , 因为在雷雨天气中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 。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防盗窃1、居民要自觉爱护小区内的各种防盗设施 , 出入公共防盗门要随手关门 , 不要将公共防盗门的钥匙借给朋友和随便为不认识的人开启防盗门 。
2、四楼以下夏季切忌开着窗户睡觉 , 贵重物品及衣物应该远离窗口 , 防止盗贼从窗口“勾钓”盗窃 , 平常在您睡觉、出门之前最好检查一下门窗是否关严 。
3、家中现金存放不宜过多 , 现金、首饰、存折等贵重物品 , 应放置在不宜被外人发现的地方;不要向任何外人(包括亲朋好友)透露你放存折和现金的地方 。
4、存折的帐号、开户地点、开户日期、密码等与存折分放两处 。有价证券的兑付日期等有关事项也应登记在册 , 以备丢失时及时挂失 。
5、遇到自称是煤气公司、供电局等单位员工的 , 要提高警惕 , 不要轻信 , 不要随便开门 。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6、大人不在家时 , 尽量不要让孩子单独一个人拿钥匙 。
7、进行邻里守望 , 邻居之间互相做好沟通 , 平时互相多留意 。
8、长期不在家莫露痕迹 。假如您有一段日子不在家 , 这种情况最好嘱咐邻居或物业人员 , 定期把防盗门上的小广告清理掉 , 不要从外观上让人一看就知道家中无人;如果是短时间出门不妨把家中灯打开 。
9、发现有贼先报警 。如果发现贼正在作案 , 一定要记住莫逞英雄先报警 。发现异常情况时 , 住户进去容易发生对峙 , 犯罪分子一是选择逃脱 , 二是因为在紧逼的情况下肯定与住户发生搏斗 , 这样后果就会很严重 。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
文章插图
旅游安全一、注意饮食安全:在夏季高温时节出游 , 游客要注意饮食安全 , 讲究饮食卫生 , 防止“病从口入”及不科学的饮食习惯造成的身体不适或疾病 。尤其是在海滨城市食用海鲜产品时 , 一定要挑干净新鲜的食用 , 防止发生食物中毒 。吃海鲜时和刚刚吃了海鲜后 , 不要饮用冰啤、冰水、冷水 , 不要吃过凉的食物 , 以防发生腹泻等疾病 。
二、遇恶劣天气远离危险地区:遇到雷雨、台风、热带风暴、泥石流、洪水、海啸等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时 , 应远离危险地段或危险地区 , 切勿进入景区规定的禁区内 。听从带团导游和旅行社的统一安排和调动 , 及时采取相关的防护措施 , 不私自随处参观游玩、脱离旅游团队 。
三、海边游泳要在限定区域:到海滨地区参加游泳活动时 , 在与旅行社约定的区域内或景区限定的区域内游泳 , 最好结伴而行 , 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 携带必要的保护救生用品 , 不私自下水 , 以防溺水事故发生(为防止意外 , 旅行社不安排游泳活动 , 游客切不可私自游泳) 。
四、山区旅游要防跌防迷失:到山区或地形复杂的地方旅游 , 要防滑、防跌、防迷失 。要牢记景区规定的行走路线 , 跟随导游行进 , 不要去无防护设施的危险地段 。最好结伴游览 , 防止走错路、迷路 。
五、要防中暑:夏季出游在高温高湿天气易发生中暑 , 心脑血管病人及老幼体弱者更应注意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出行前向医生咨询 , 适当准备一些预防中暑的药品 。
【安全科普知识:防暑降温、防溺水、防火灾、防盗、防雷电知识】六、防止财物被盗及人身伤害:提高安全意识 , 防止发生财物被盗失的情况及人身伤害 。睡觉时 , 要锁好门窗 , 外出时 , 要将贵重物品寄存在饭店的保险柜内或随身携带 , 切忌将贵重物品留在房间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