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心理效应 人际认知中的心理效应有哪些


人际交往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心理效应 人际认知中的心理效应有哪些

文章插图

1.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 指的是人们初次交往时彼此对对方形成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 首因效应对彼此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 初次见面时, 对方的表情、体态、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形成了我们对对方的第一印象 。 现实生活中, 首因效应作用下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左右着我们对他人日后的看法 。
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形成, 就不容易改变 。 因此,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 。 那么应该如何做呢?首先, 我们应该注意仪表, 比如衣着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等;其次, 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掌握适当的社交礼仪 。
2.近因效应
“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看” 指的是近期所接受的刺激改变了以往的印象, 主要是对熟人的感知 。 熟悉的人在行为举止上出现某种新异的动作, 常常会影响或改变别人对这个人的看法 。 “这个人以前很小气, 近来怎么这么大方了?”或是“此人向来脾气很好, 最近怎么这么暴躁呢?”等等, 都是近因效应在起作用 。
它能使人们之间增进了解, 加深认识, 愉快相处 。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效应的作用, 当然也要注意它的副作用, 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
3.投射效应
“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 所谓投射效应是指当人们不知道别人的情况(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时, 就往往主观地认为别人有同自己相同的特性 。 也就是说, 人们总是喜欢假设别人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的倾向, 喜欢认为自己具有的某些特点别人也具有 。
投射效应是以己度人, 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等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 生活中, 在认识和评价别人的时候, 我们都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点的影响, 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 觉得既然我们都这么想, 别人肯定也这么想 。 “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
例如, 贪婪的人, 总是认为别人也都嗜钱如命;自己经常说谎, 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我感觉良好, 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 。 生活中的投射效应常常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和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害 。 为了避免投射效应, 我们需要学会换位思考, 为对方着想, 这样才能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交流 。
4.光环效应
“情人眼里出西施” 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 是指当一个人戴上美丽的光环时, 顿时他就会变得身价百倍, 人们不再顾及他的其他方面的不足甚至缺陷了, 而一味地拜倒在这美丽的光环之下 。 在人际交往中, 光环效应是很重要的, 具有无穷的魅力 。 正如在谈恋爱时, 对自己所爱的人那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感觉, 即爱他(她)的一切乃至缺点, 这是一种无条件的爱 。
乌鸦本是不招人喜欢的“不祥之物”, 但因为爱上了一个人, 所以连停在他屋上的乌鸦也爱得不行, 这就是“爱屋及乌”之说了 。 在人际关系中, 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光环效应, 即:一方面利用它, 增加自己的吸引力, 从第一印象做起, 重在优化自己的个性, 因为只有它才是持久吸引力的关键 。
另一方面, 要预防光环效应的副作用, 特别是在与异性交往时, 切记不可狂热, 一个人某一方面的光彩不等于一切,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品, 这是真正的人格魅力 。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我们要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 尽量避免感情用事, 全面评价他人, 理性和他人交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