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能运动吗?轻缓运动可以 适度运动可驱散经期不适

月经正常的女性在经期适度运动 , 可以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 减轻盆腔充血症状;同时 , 腹肌与盆底肌的收缩与放松活动 , 会对子宫起柔和的按摩作用 , 有助于经血排出 。 除此之外 , 运动还可以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 减轻全身不适 。 但是经期运动怎样选择 , 运动量如何界定 , 有何禁忌事项?一起跟小编看下来吧!
★不同的日子 , 不同的选择
具体来说 , 根据月经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 , 合理安排运动手段、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 是完全可以的 。
月经期的头两天 , 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 情绪会相对低落 , 常有压力感 , 状态最不理想 。 另外 , 内分泌的变化会影响免疫系统 , 使得精力、体力以及抗病能力降低 。 所以 , 月经期第1~2天 , 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宜稍小 , 舒缓放松的轻微运动最适合 , 以走步和徒手体操为主 。 不要进行力量性练习 , 运动时间也不宜过长 , 身体微微发汗后 , 再持续10分钟即可 。
月经中期 , 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和过去的运动习惯 , 在经期头两天的运动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运动量 , 但应比经期前的运动量、强度要小 , 运动时间也应较短 。 可选择徒手体操、瑜伽、太极拳等相对轻柔和舒缓的徒手运动 , 有助体内血液流通得更顺畅 , 缓解压力 。
这个时期的运动 , 要注意避免使腹内压明显增高的屏气和静力性动作(如瑜伽里的肩倒立、俯卧撑、收腹或腰腹部强烈扭转等) , 因腹内压过高会使子宫受压、受推 , 造成经血过多或子宫内膜组织的碎片随经血逆流 , 甚至引起子宫内膜异位 。
北京体育大学的陆一帆教授指出 , 判断这个时期的运动是否适量 , 有三个标准可作为参考:一是次日晨起后疲累感可自行消失;二是出血量未增加;三是没有出现腹部疼痛 。 符合上述三点 , 说明运动量和运动时间比较适合 。
月经后期 , 出血量明显减少至经期结束 。 这个时期可逐渐恢复到经期前的运动 。 也可以依情况安排慢跑、健步走等有氧运动和其他一些不太激烈的运动 。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 , 运动时间可控制在20~30分钟 。 以运动时腿部不出现肿胀感、经血不增加为宜 。
在此阶段 , 也不宜进行强度大、激烈的运动 , 如短跑、长距离慢跑、跳跃、投掷、扣球等运动 。
★经期锻炼的注意事项
1.青少年月经初潮 , 其性腺内分泌周期尚未稳定 , 运动量不宜过大 , 要循序渐进 。
2.不经常运动的女性 , 不要在经期前突然运动或猛然加大运动量 。
3.经常运动的女性 , 经期前最好维持原有的运动习惯 。 经期内减少运动量和强度 , 缩短运动时间 。 经期后 , 不宜马上恢复到原来的运动量和强度 , 需经过2~3天缓冲恢复时间 , 再逐渐过渡到原来的运动量和强度 。 未经训练者 , 经期不要参加比赛和激烈运动 。
4.月经紊乱(经量过多、过少或经期不准)、痛经(经期下腹部疼痛)或患有内生殖器炎症的女性 , 经期应暂停运动 。
5.经期不宜游泳 , 应避免寒冷刺激 , 特别避免下腹部着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