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肾结石 肾结石的治疗方法,肾结石怎么办,肾结石用药

肾结石一般治疗肾结石西医治疗
1.急性肾绞痛的治疗:

(1)绞痛不严重:
可以即刻给予吲哚美辛(消炎痛)栓100mg , 肛门内给药 。 急性梗阻时 , 肾盂内压力升高 , 刺激肾髓质合成前列腺素E2 。 后者使肾血流量增加并抑制抗利尿激素 , 产生利尿作用 , 进一步增加肾盂内的压力 , 使输尿管结石在排出的过程中引起剧烈的绞痛 。 吲哚美辛(消炎痛)是一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 。 静脉注射吲哚美辛后 , 一方面通过改善结石附近输尿管的尿流而降低压力;另一方面 , 它又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强有力的抑制剂 , 能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以及前列腺素E2的作用 , 75%的患者在用药后约20 min内肾绞痛完全缓解 。 吲哚美辛口服后经肝脏处理 , 其抑制前列腺素E2合成的作用大大减弱 。 由于正常人直肠齿状线以下黏膜的静脉是直接回流进入下腔静脉的 , 而齿状线以上黏膜的静脉是通过肠系膜下静脉回流进入门静脉的 。 吲哚美辛栓(消炎痛栓)在直肠内溶化并经黏膜吸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 , 即能发挥缓解肾绞痛的作用 。
服黄体酮、硝苯地平(心痛定)等药物 。 黄体酮具有显著的持久止痛作用 , 一般用药后30 min大多数肾绞痛缓解 , 继续用药并能预防肾绞痛发作或明显减轻疼痛 。 口服硝苯地平5~10mg , 每天3次 , 可使肾绞痛得到缓解 。 舌下含服作用较口服迅速 , 绞痛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 , 5 min后即能够缓解疼痛 。 硝苯地平用后不良反应一般较轻 , 初服者常见面部潮红 , 心悸 , 窦性心动过速 。 孕妇忌用 。 还可直肠内应用双氯芬酸(双氯灭痛)胶浆 。
(2)绞痛较重时:
可给予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和(或)哌替啶50mg 。 可用哌替啶(50~100mg)、吗啡(10~15mg)肌内注射 。 然而 , 即便是静脉注射吗啡 , 在30 min时也只有36%的患者有效 。
(3)输液利尿:
一般可给输1000~1500ml液体 , 必要时还可以加用利尿药物[肌内注射呋塞米(速尿)20mg或静脉输入甘露醇250m1] 。
(4)体外冲击波碎石
对绞痛严重、药物治疗没有明显好转而诊断明确的输尿管结石患者 , 可急诊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

对口服药物后症状不能得到控制;结石引起无尿(一般见于独肾)或合并感染;直径大于6mm的结石自行排出的可能性极小 , 应采取积极的方法治疗 。
2.非手术治疗
尿石症的治疗方法很多 , 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结石部位、结石大小、结石成分、有无梗阻、感染、积水、肾实质损害程度以及结石复发趋势等来制订治疗方案 。 在结石比较小、没有肾积水及其他并发症 , 估计结石可以自行排出的情况下 , 常先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 大部分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 , 结石会自行排出 。 对经过一段时间治疗 , 结石仍未排出的患者 , 应采取其他治疗(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或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 以保护肾功能 。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代谢性结石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如用药物降低血、尿中的钙、磷、尿酸、草酸、胱氨酸等) 。
(1)多发结石的治疗原则:
①对双侧肾结石 , 先处理肾功能较好的一侧结石;如两侧肾功能相似 , 则先处理容易手术的一侧肾结石 。
②当同时有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时(同侧或双侧) , 一般先处理输尿管结石 , 然后再处理肾结石 。
③上尿路和下尿路结石同时存在时 , 如下尿路结石并未造成梗阻 , 则先处理上尿路结石;如上尿路结石还没有影响肾功能 , 则可先处理下尿路结石 。
(2)总攻疗法:
ldquo;总攻疗法 rdquo;是指在短时间里采用一系列的中西医结合手段 , 增加尿流量、扩张输尿管、增强输尿管蠕动 , 促使肾、输尿管结石排出的方法 。 适用于直径 4mm的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 。 虽然 ldquo;总攻疗法 rdquo;一般费时较长 , 患者需耐受排石的痛苦 , 排石的效果并不肯定 , 近年来已极少有单位用此方法治疗尿石症了 , 但在许多基层医疗单位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