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胶原蛋白怎么样,日系厂商引领胶原蛋白美容风潮

“皮肤衰老的过程就是胶原蛋白流失的过程”——胶原蛋白之父Brant博士 。
2004年,由高生物活性胶原肽制成的饮料在日本流行,并通过采购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女性第一次知道胶原蛋白在保持皮肤弹性中的重要作用 。
从2005年开始,口服胶原蛋白饮料在中国开始流行,日本的FANCL、资生堂、DHC等厂商纷纷跟进中国大陆市场 。国内企业家嗅到了商机,纷纷加入战斗 。2007年,康博商务成立,推出米露胶原蛋白饮料 。2008年,颜如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推出胶原蛋白寡肽饮料 。
胶原蛋白饮料的热销也吸引了大公司进入这个市场 。2011年初,Marumi推出“内护外护”新战略,首次推出胶原蛋白液体饮料系列 。汤臣汴京、Infinitus等保健食品厂商纷纷效仿,口腔美容市场迎来黄金时代 。
在此期间,各大厂商胶原蛋白饮料的营销特点是充分利用媒体将胶原蛋白与护肤深度结合,让口服胶原蛋白可以美化皮肤的概念占据了消费者的头脑 。
以马鲁米胶原蛋白液体饮料的营销为例,门户网站仍然是大多数中国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药丸胶原蛋白口服液上市后,新浪、网易等多家门户网站的美容渠道,都发表了大量宣传胶原蛋白功效的文章 。标题突出了护肤的概念,比如新浪时尚的出版物《丸美胶原蛋白口服液 开启内养外护的护肤新时代》 。

lumi胶原蛋白怎么样,日系厂商引领胶原蛋白美容风潮

文章插图
此外,MarumiOnline还举办了大量时尚媒体品鉴会,并针对前十名推出了“百日百分”品鉴分享活动 。由时尚媒体编辑、美容专家等意见领袖代言产品,进一步将胶原蛋白饮品与美绑定 。
决心在口腔美容市场大踏步前进的丸美,怎么也想不到蓬勃发展的胶原蛋白饮料市场,仅仅两年后就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
2013年09月《消费者报道》日,采访人员购买了多款口服胶原蛋白饮料,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 。结果表明,汤臣边检、Infinitus和颜如玉的产品不含胶原蛋白,Fancl、米露、安洁玉和Marumi的主要成分远低于其申报含量 。
胶原蛋白饮料的虚假宣传瞬间引起公众关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对胶原蛋白行业的爆料成为压垮整个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产胶原蛋白饮料成本价4元左右,但市场价高达二三十元 。此外,口服胶原蛋白难以补充皮肤,部分商家涉嫌过度炒作 。
《焦点访谈》相关节目播出后,胶原蛋白饮料的假风波进一步发酵 。据行业不完全统计,2013年5月以来,中国胶原蛋白行业整体销量暴跌80% 。
从2003年日本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到2013年《焦点访谈》胶原蛋白行业被点名批评,胶原蛋白饮料形象地诠释了“其盛也旺,其亡也突”这句老话 。
不管口服胶原蛋白是否能美容,国内一些厂家以次充好、弄虚作假,这是胶原蛋白饮料市场快速下滑的直接原因 。消费者的不信任逐渐延伸到对产品功效的质疑,从而终结了胶原蛋白饮料的黄金时代 。
-END-
【lumi胶原蛋白怎么样,日系厂商引领胶原蛋白美容风潮】#胶原蛋白# #美容行业# #丸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