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样护理呢 手足口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会患一种叫做手足口病的疾病 , 该疾病是很常见的一种由于肠道病菌而引发的传染病 , 而且对学龄前的宝宝来说发病的几率是非常高的 , 患者在发病的时候身体会出现丘疹、疱疹等症状 , 需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 常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呢?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 , 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
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 , 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 。 C反应蛋白一般不升高 。 乳酸水平升高 。
3.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 ,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 酸中度 。
4.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 , 压力增高 , 白细胞计数增多 , 多以单核细胞为主 , 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 , 糖和氯化物正常 。
5.病原学检查 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 。 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 。
6.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
其他检查:胸部X线检查 ,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 , 网格状、斑片状阴影 , 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 磁共振 , 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 , 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
所有当家长在发现孩子有手足口病的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做上述检查 , 若确认是手足口病应立即入院治疗 , 并且做好隔离护理工作 , 因为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是非常强的 , 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 , 保证口腔清洁 。
?????
【手足口病怎样护理呢 手足口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手足口病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 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 , 下面小编我就手足口病的预防护理方面的知识做一个详细介绍 , 希望家长在这方面引起重视 , 不要忽视 。
一、消毒隔离
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 。 患儿应留在家中 , 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 。 一般需隔离2周 。 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 。 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 。 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 。 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
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患儿居室内应空气新鲜 , 温度适宜 , 定期开窗通风 , 每日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 乳酸的用量 , 按每10平方米的房间2ml计算 , 加入适量水中 , 加热蒸发 , 使乳酸细雾散于空气中 。 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 , 禁止吸烟 , 防止空气污浊 , 避免继发感染 。
三、休息及饮食
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 , 多饮温开水 。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 , 胃口较差 , 不愿进食 , 故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 , 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 。 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
四、口腔护理
应保持口腔清洁 , 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 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 , 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 , 以减轻疼痛 , 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
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 , 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 故家长应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 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
手足口病护理方法还有很多 , 家长可以上网多学习一下 , 但是无论如何都是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这样才是对孩子健康的保障 , 在饮食方面也是需要特别注意 , 不要吃一些过于辛辣食物 , 否则会带来严重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