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折可乐,1元豆奶…临期食品成了“薅羊毛圣地”


这两天 , 小编发现 , 有款“临期食品折扣地图”小程序可以查看城市内各大餐厅、面包店、便利店等打折促销信息 , 这引起了小编的好奇 。

2折可乐,1元豆奶…临期食品成了“薅羊毛圣地”

文章插图
【2折可乐,1元豆奶…临期食品成了“薅羊毛圣地”】“Precious SH”小程序页面
临期食品 , 顾名思义就是指近保质期 , 但仍在保质期内的商品 。
其实这样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 , 说到“临期食品” , 小编印象最深的就是超市酸奶的“买一赠一” , 用于促销的赠品往往就是临期商品 , 打折、促销 。
消费者往往也会被“价格打折美味不打折”所吸引购买 。
如今 , “临期食品”也逐渐发展成产业链 , 正在成为年轻人“薅羊毛”圣地 。
“临期食品”怎么成为新宠的?

2折可乐,1元豆奶…临期食品成了“薅羊毛圣地”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 , 几年前还有便利店因扔掉临期食品而上了微博热搜 , 引发一场关于食品浪费的争议 。而如今 , 这些即将过期被扔掉的食物 , 却在不断撑起一个百亿市场 。
临近保质期的商品积压和浪费 , 是商家一直烦恼的问题 , 通过降价、捆绑销售等促销方式销售 , 既是避免食物浪费也是减少损失 。

2折可乐,1元豆奶…临期食品成了“薅羊毛圣地”

文章插图
肯德基“食物银行”报道 / 图源微博
正如前段时间 , 上海肯德基推出的“食物银行” , 在某种程度上 , 也是提高食品利用率 , 减少了食品浪费 。
而面对“白菜价”的临期食品 , 消费者很难不动心 。
以往 , 临期商品主要面向的是对于价格敏感度更高的中老年顾客群 。
如今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追求品质生活的同时 , 也不忘注意性价比 , 临期商品便成了他们的消费新宠 。
2折可乐,1元豆奶…临期食品成了“薅羊毛圣地”

文章插图
淘宝上搜索“临期”相关店铺商品
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 , 消费者将方便速食、坚果炒货、糖果饼干、牛奶可乐等临期食品买至月销量破万件;
在年轻消费者聚集的B站、知乎上 , 有着大量关于临期食品的测评和讨论 。

2折可乐,1元豆奶…临期食品成了“薅羊毛圣地”

文章插图
豆瓣上的“我爱临期食品小组”及讨论
在豆瓣还出现了“我爱临期食品”小组 , 称“临期食品可以买 , 临期食品不丢人”“用打折的价格 , 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 成立不到半年 , 已有近3万名组员 , 成为临期食品“种草区” 。

2折可乐,1元豆奶…临期食品成了“薅羊毛圣地”

文章插图
线下临期食品商店
线下也有不少城市出现了一些区域型临期食品品牌以及实体连锁店 。
“临期食品”的性价比正取代买买买的消费主义 , 成为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
“捡漏”安全吗?

2折可乐,1元豆奶…临期食品成了“薅羊毛圣地”

文章插图
某商店的临期食品区
当然 , 还不少人是有些顾虑:临期食品能不能安心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合理食用临期食品 , 对健康不会造成伤害 ,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售卖临期食品不仅能够减少食物浪费 , 还可以养成公众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消费观念 。不过 , 商家一定要尽到提醒的责任 , 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意权和选择权 。”
早在2012年 , 原国家工商总局就发文明确要求 , 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 也就是说 , 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顾客并单独出售 。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临期食品”的法律定义 , 在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均未予明确 , 经营销售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进行规范和监管 。
所以大家在购买临期食品的时候 , 不能只顾价格便宜 , 还要要充分考虑临期食品的保质期 , 保证在保质期内食用 。

消费者怎么买

2折可乐,1元豆奶…临期食品成了“薅羊毛圣地”

文章插图
商超中的临期食品专区 / 图源网络
2折的可乐 , 3.5元的薯片 , 1元的豆奶 , 2元的酸辣粉……实惠的“临期食品”的确极具吸引力 , 但如何购买到便宜又安全的“临期食品”呢?
首先 , 我们要先清楚 , 如何判断“临期食品” 。根据2012年北京市工商局的“食品保质期临界标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