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执六国相印的是谁( 三 )


扩展资料:
“六国相印”的历史:
前294年,齐国发生了“田甲劫王”的严重政治事件,长期把持齐国政权的田婴、田文一派受到打击,孟尝君被迫出走,这位齐国宗室的后半生就是在对付自己的祖国中度过的 。
孟尝君的下台给苏秦进一步施展外交欺骗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 由于骗取了齐湣王的信任,苏秦一度被任命为齐、赵、燕三国的相邦(只是三国相印),但他却利用这一切有利条件极力挑拨齐、赵关系,而苏秦的筹码正是富裕强盛的宋国(此时宋国已经几乎统一了淮泗之间的全部版图) 。
齐湣王想用宋国的膏腴之地笼络新兴的赵国,而苏代则千方百计阻挠 。 不仅如此,苏秦为了使齐国彻底孤立,还鼓动齐湣王攻打昔日的盟国 。 前289年,齐、赵合军攻韩,至鲁关下 。
对于苏代的活动,赵国曾一度非常抵触 。 但是赵国的日渐强大使秦国也不得不未雨绸缪 。 前288年,秦昭王欲自立为帝,又恐齐国反对,于是便尊齐湣王为东帝,自立为西帝,并约定五国伐赵,瓜分赵国 。
燕昭王恐赵国灭亡后齐国愈强、燕国愈弱,于是便让苏秦阻止了这次军事行动 。 苏代骗齐湣王去掉了帝号,并于前287年组织齐、楚、三晋合纵攻秦 。
但是在对付秦国的同时,齐、赵、魏也在激烈地争夺宋国 。 秦昭王去帝请服后,各国失去了共同的敌人,于是矛盾公开化 。
齐国和赵、魏为了夺取宋国的控制权而公然大战 。 前286年,不甘失败的赵国又一次向齐国挑战,挫败赵国之后,齐湣王紧接着第三次伐宋,这一次孤立无援的宋国终于被吞并了,而齐国也彻底失去了楚、三晋等的支持 。
前285年,秦军越过魏、韩两国攻齐,打败了已成强弩之末的齐军,夺取了位于宋地北界的河东九城,不久后赵国也攻陷了齐国在黄河以西的据点灵丘,作为将来进军的基地 。
前284年,秦、燕、三晋五国联军大举进攻齐国 。 齐湣王命伐宋的功臣触子为将 。 触子欲图利用济水天险和联军对峙,然后等待联军出现破绽再予以打击 。
但是急于求胜的齐湣王却用恶言逼迫触子出战,触子不得不与联军交锋,临阵时又心生犹豫企图退兵,结果被五国联军趁势大败,触子从此不知其所 。
齐湣王又命达子率齐军余部迎战,但由于齐湣王赏罚不明,士气低落的齐军再次被痛击 。 齐湣王此时才发现苏秦的间谍身份,遂将其车裂于临淄市中 。
齐湣王辗转逃亡到五都之一的莒 。 楚国以助齐之名占领了淮北等大片土地,楚将淖齿甚至深入至莒,被齐湣王拜为相邦 。 不久,齐湣王被淖齿弑杀 。
参考资料来源:

苏秦执掌六国相印为什么最后结局竟是被车裂处死 “六国相印”说的是苏秦游说六国,成为六国宰相之后,身上带着六国相印的故事 。
苏秦是战国时期与张仪同样有名的政治家,与张仪形成一纵一横的对比 。 苏秦有着无比辉煌的政治人生,曾成功说服六国实行他的合纵主张,并执相印,成为六国宰相,权势滔天 。
早年苏秦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在学成后,就决定游历列国,向那些国家的君王推广他的主张,以此受到重用和赏识 。
然而他的游说行动却惨遭失败,在各国君王那里遭到了拒绝和轻视 。 尤其是在多次建议秦王用连横策略兼并其他国家时,被秦王以他的想法都是空谈的理由而拒绝 。
长时间的游历使苏秦用尽了钱财,身上的衣物也没有完好的了,最后他只能无奈回家 。 回到家后,即使被游说的失败与家人冷漠的态度而打击,苏秦仍未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再一次努力钻研,刻苦读书,坚信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