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钢琴之王是谁,弹钢琴的叫王什么( 四 )



为了学琴,李斯特的父亲为他聘请了著名的钢琴家车尔尼作为教师 。 小李斯特每周上三次课,每次来回都要步行两个多钟头,但十岁的李斯特不辞辛苦,从来没有间断过钢琴课 。 车尔尼也十分欣赏这位刻苦的学生 。

两年后,李斯特的钢琴技艺突飞猛进,他已经可以在维也纳举办音乐会了 。 有一次,他的演奏会观众中出现了一位全聋的老人,这位老人虽然无法听见李斯特的演奏,但他的心灵似乎感受到了这位少年天才的伟力,于是老人在演奏会结束之后,热情地搂住这位“神童”,亲吻了他的额头 。 这位老人正是音乐大师贝多芬,而这一珍闻则上了当时欧洲的各大报纸,使十二岁的李斯特一时名扬全欧 。
二、“精神上的孪生兄弟”

李斯特的性格开朗、热情,交游广阔 。 他在巴黎时,经常与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来往,他们都具有人道主义思想,追求平等、博爱、自由,在艺术上主张革新 。 相似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使二人十分投机,雨果总是李斯特作品的第一个欣赏者,而李斯特也经常第一个欣赏到雨果的文学作品 。 李斯特的作品中,有几首就是根据雨果的诗为意境而作的曲;而雨果的一些诗,也是从李斯特的旋律中得到灵感而写出来的 。 难怪后人将这两位艺术家称为一对“精神上的孪生兄弟” 。
三、慈祥的钢琴大师

一天,李斯特路过一个小镇,恰逢小镇举行钢琴演奏会,而演奏会的海报上公然说,这次钢琴演奏会的女演奏家是李斯特的学生 。 李斯特甚感奇怪,因为他不记得自己教过这样一个学生 。 为了弄明白这件事,他找到了这位女演奏家的住处,亲自登门拜访 。

那位女钢琴手是一个青年人,她见到李斯特后,大惊失色,扑倒在李斯特的脚下边哭边说:“对不起! 先生 。 我实在不得以,才打了您的招牌,冒充了您的学生 。 可是不这样做,人们怎么会来听我演奏呢?”

恍然大悟的李斯特并没有生气,他慈祥地对女钢琴手说:“请你弹一曲给我听听,好吗?”

女钢琴手感觉到李斯特这位大师并没有什么架子,他是如此平易近人 。 于是消除了紧张和恐惧的她,带着对李斯特的无限崇敬,全神贯注地弹起了自己的曲目 。 结果,她演奏得十分出色 。

李斯特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热心地为她纠正了几处处理不当的地方,并进行了一些指点 。 然后,李斯特微笑着对女钢琴手说:“现在,我不是教过你弹琴了吗?今后,你就是我的学生了,你可以放心大胆地打我的招牌 。 ”

一席话令女钢琴手感动万分,李斯特的宽厚、热情、平易近人使她终生难忘 。
四、“钢琴方面的帕格尼尼”

李斯特听了帕格尼尼这位小提琴魔术师的演奏绝技以后,就下决心做钢琴方面的帕格尼尼 。 他学习用钢琴去做那些辉煌的、不可能做到的、奇迹般的事情 。 他也写一些过去从来也没有人尝试在钢琴上弹过的乐曲 。 他相信:没有任何音乐是钢琴这种他所热爱和选择的乐器所不能表达的 。 他改编了过去曾经被人们写过的几乎一切种类的音乐,从大歌剧到贝多芬的交响曲 。

当今,若要把一部贝多芬的交响曲丰富的音响改编成仅仅一首钢琴曲似乎是一件可惜的事,但是那时就不同了 。 人们没有各种机器来给他们提供音乐——没有收音机,没有留声机,没有自动钢琴,只有各大城市能够供养得起的歌剧团和交响乐队,但是在较小的市镇里只有钢琴,而每年都有一些著名的钢琴家旅行中会停下来进行演出 。 李斯特认为:若为钢琴改写歌剧和交响曲,他就能把那些可爱的旋律带给那些本来永远也不会有机会听到它们的人 。

推荐阅读